动画《头文字D》每年都会看一遍,前几天心血来潮,突然想整理下里面的车子。按照《头文字D》动画的顺序,全文近20000字符,大致列出了其中出现过的所有车型(有漏的提醒下哈)。同系列相同的型号可能会存在不同的版本,重点只挑选其中一个型号进行介绍,比如拓海的86,阿涉的86,还有乾信司的86,文中只介绍了拓海的86。《头文字D》是真实系赛车动漫,其中的每款车在现实里都有对应的原车,它们大都出现在90年代那个人尽皆知的日系性能车时代,由于时间较早,部分车型信息搜集比较困难,数据资料部分仅供参考。
先来个视频压压惊(动画混剪),精彩~
1.藤原拓海/秋山涉/乾信司-AE-86
ToyotaSprinterAE86TruenoGT-Apex,出产时间是1983年至1987年,是TOYOTA(丰田)车里一个小型车系COROLLA(花冠)里的一款,现在都叫它丰田卡罗拉。AE86不是车的名字,只是车架号码。AE86是COROLLA在1983年首次投产的第4代车型(也有说是第五代)。这个车架不只用在COROLLA的LEVIN上还有用在TRUENO上,所以有翻灯和不翻灯的区别。AE86是FR(前置引擎后轮驱动)。前后车身平衡性很好,50:50的配重比,还有轻辆化车身,原厂86只有900公斤多一点,gtv的轻量化版本还要更轻一些,一些改装后的86更是只有800多公斤的身条,是一辆非常适合改装的车子,是日本漂移赛中的常客,至今仍有人在使用。
参数:
车身编号:AE86
车长/车宽/车高(mm):4180/1625/1335
前轴长/后轴长(mm):1355/1345
刹车:前碟后鼓
空车重(kg):925
引擎编号:4A-GEU
AE101型:4A-GEU(改装后)
引擎型式:直列式4气缸DOHC16Valve
直列式4气缸DOHC20Valve(改装后)
发动机容积(cc):1587
最大马力:130ps/6,660rpm
240ps/1,1000rpm(改装后)
最大扭力:15.2kgm/5,200rpm
N/A(改装后)
驱动型式:FR
轮胎(前后):185/60R14
2.高桥启介-FD
MazdaEfiniRX-7(FD-3S),和哥哥高桥凉介驾驶的FC全称MazdaSavannaRX-7(FC-3S)同属马自达RX-7系列,属于姊妹车型。这个系列于1978年面世,它和FC同是马自达购得转子发动机专利后投产的转子发动机车型。第二代RX-7在1985年登场,人们比较熟悉的是1993年面世的第三代RX-7,它的造型设计非常成功,一直生产到2002年才因为市场萎缩的原因停产。FD是FC的下一代车型。FD搭哉高效能而轻巧的涡轮增压旋转引擎推动,最高马力达350匹,低重心设计,适合山路的技术战,有着“拐弯机器”的美称。
参数:
车型:MazdaEfiniRX-7(FD-3S)
车长/车宽/车高(mm):4280/1760/1230
前轴长/后轴长(mm):1460/1460
刹车:前碟后鼓
空车重(kg):1250
引擎编号:RE13BT
引擎型式:RotaryIntercooler-Turbo
发动机容积(cc):654X2
最大马力:255ps/6,500rpm
最大扭力:30.0kgm/5,000rpm
驱动型式:FR
轮胎(前後):225/50R16
3.高桥凉介-FC
FC全称MazdaSavannaRX-7(FC-3S),该车配备了轻巧而高效能的涡轮增压双转子(654x2)转子引擎(RotaryEngine),凉介的FC也是FR,但因旋转引擎实在是轻巧,前后重量比例同样极度接近完美的50:50。1990年SAVANNARX-7(也就是FC-RX-7)于当年击败奥迪、BMW,TVR,奔驰等豪门车队获得当年的LEMANS24小时耐力赛,这是相当厉害的战绩。但FCRX-7于90年代初停产于同年进行完全改款升级的FDRX-7,也就是弟弟高桥启介的车。动漫里高桥凉介的FC应该是后期型,出厂时约为200匹马力,经他悉心改装和调较后,马力达到350匹,在与拓海的对战中又刻意将马力调整为260匹,以更适合秋明的赛道。
参数:
车型:MazdaSavannaRX-7(FC-3S)
车长/车宽/车高(mm):4310/1690/1270
引擎编号:RE13BT
引擎型式:RotaryIntercooler-Turbo
引擎排量(cc):654X2
最大马力:215PS/6500rpm
最大扭力:28.0KGM/4000rpm
驱动型式:FR
轮胎(前后):225/50R16
4.中里毅/死神北条凛-GTR32
BNR32GT-R设计之初目的就是为赛车而生,GT-R上震古烁今的RB26DETT也在此前提下诞生。作为驰名世界的日产战神专用涡轮机器,采用直列六汽缸DOHC、多喉直喷设计,在并列式双涡轮增压器的帮助下轻易达到280匹马力。RB26EDTT中缸采用底子好、刚性高的铸铁成型,如此带来的便是高深莫测的改装潜力,出现的直接效果就是1000匹GT-R已经见怪不怪。GT-R堪称赛车神话,曾在1989年远赴欧洲征战A组房车赛以及勒芒24小时耐力赛,连当时称霸车坛的福特SierraRS500也成为其手下败将。次年在澳门东望洋大赛上,赛会为了遏制GT-R的锋芒,不但引入了更高组别的DTM赛车来参赛,而且要求GT-R必须负重140公斤,否则所有参赛车辆将退出比赛。GT-R被迫只能忍辱受限参赛,最终拿了第四名,不过在车迷的心里,GT-R才是真正的冠军。
参数:
车身编号:GTR32
车长/车宽/车高(mm):4545/1755/1340
前轴长/后轴长(mm):1480/1480
刹车:前碟后鼓
空车重(kg):1480
引擎编号:RB26DETT
引擎型式:直列式气缸D0HC24/L6TURBO
发动机容积(cc):2568
最大马力:280PS/6800rpm
380PS(改装后)
最大扭力:36.0KGM/4400rpm
驱动型式:4WD
轮胎(前后):225/50R1692V
5.武内树-AE85
COROLLA里Trueno和Levin是姊妹车,虽然属于不同的车型,但在底盘等配置上基本一致,其他方面除了外观上有所区别,本质的差异恐怕就是发动机的不同了,其中高性能版的被称为AE86,而搭载低输出发动机的则叫AE85。AE85搭配了远古时代的老发动机3A-U,排气量为1452毫升,和AE86上的4A-GE相比只是少了135毫升,但由于采用喷油精度不高的化油器,发动机结构上也是SOHC的单顶置凸轮轴,只有8气门的它,进排气效率自然不如16气门的4A-GE。AE85和AE86在悬挂设定上也有所区别,毕竟后者的车身重了80公斤,弹簧硬度和吸震桶阻尼都会有不一样的设定。在轮胎方面,最初的AE85只是标配了13寸的轮毂,前者用的是155的超级窄胎,高性能的AE86原厂也不过是185而已。
参数:
车身编号:AE85
车长/车宽/车高(mm):4180/1625/1335
前轴长/后轴长(mm):1355/1345
引擎编号:3A-U
发动机容积(cc):1597
最大马力:83ps/5,600rpm
最大扭力:12.0kgm/3,600rpm
驱动型式:FR
轮胎前/後:155/60R13
6.池谷-S13
NissanSilviaS13在90年代的日本一度被认为是最廉价的“漂移街车”,在当时D1Gp漂移赛流行的背景下,S13凭借低廉的价格,粘性限滑差速器和四轮转向系统,有相当一部分粉丝。S13拥有FR(前置后驱)布局、车身轻、以及发动机改装潜力大等优点,它应该是日产旗下最早使用多连杆后悬挂的车型之一。SilviaS13于1988年面世,1993年前后停产,动漫《头文字D》里池谷所驾驶的应该是SilviaS13K'S的前期版本(Silvia车系每一代都有很多型号,外形和动力均有很大差异,以S13系列车型为例,就有J'S、Q'S、K'S、180SX等诸多型号),搭载的是1.8升的CA18DET涡轮增压发动机,出厂动力输出168马力,经池谷改装后达到205马力。
参数:
车型:NissanSilviaS13
车长/车宽/车高(mm):4521/1690/1290
前轴长/后轴长(mm):1465/1460
轴距:2474
前后碟刹
装备质量(kg):1224
引擎编号:CA18DET
引擎型式:D0HC16/L4
发动机容积(cc):1809
最大扭力:23.0kgm/4000rpm
驱动型式:FR
轮胎(前後):195/60R1586H
7.慎吾-EG6
HondaCivicEG6是本田思域的第五代车型,与众不同的是它是一辆前驱车型。动漫《头文字D》里SiR版本是最高性能的版本。EG6采用代号为B16A的DOHCVTEC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69马力,红线转速可以高达8200转,如此澎湃的动力来带动EG6轻便的车身可以说绰绰有余。在TYPER之前,SiR是本田最高性能的标志。EG6SiR的发动机一直延用到了1995年末推出的第六代CivicSiR(EK4)上,直到1998年前后,红头B16B研发完成,此时正值六代Civic的服役期,B16B顺理成章地被塞进六代目的机舱,车架代号EK9,这就是第一款拥有Type-R版本的Civic,也就是人们说的真正的思域,红标思域。
参数:
车型:HondaCivicSiR(EG6)
体积:(长)4070mmx(宽)1695mmx(高)1350mm
轴距:2570mm
跨距:(前)1475mm(后)1465mm
引擎:1595c.c.B16A型直列4汽缸双顶凸轮轴16活瓣,前置引擎
压缩比:10.4:1
燃油供应:电子燃油喷注(PGM-FI)
马力:170匹/7800rpm
扭力:16.0kgm/7300rpm
波箱:5前速手动,前轮驱动
悬挂:(前)双摇臂;(后)双摇臂
车重:1050kg/1090kg
轮胎:(前、后)195/55R1583V
8.碓冰姐妹花(真子和沙雪)-SIL-80
SIL-80和上面提到的S13有一定的渊源(动漫里池谷和真子也有戏份哈!)两辆车是姊妹车。1989年,日产针对SilviaS13进行了掀背和跳灯的设计,于是就出现了后来的180SX(动漫里健二就是这个车型)。后来由于北美和日本本地的市场因素,1991年180SX和Silvia正式分家。Silvia、180SX受众群体多为没钱但想买跑车把妹或者爱玩车的年轻消费者。无论前置后驱的布局、还是强劲的动力、亦或是掀背或是Coupe,当年的日产都能满足你。Silvia的车头+180SX的车身被大家称为Sileighty(名字取自Silvia的Sil,eighty取自180SX),这才有了碓冰双子的Sil80。180SX起初只有1.8L涡轮版(TypeI/TypeII),在1992年SilviaS14推出后,180SX追加2.0L涡轮版本,跟大家熟识的AE86,Silvia,同为廉价甩尾的人气车种。
参数(以健二的180SX为例):
车型:SIL—180
车长/车宽/车高(mm):4540/1690/1290
前轴长/后轴长(mm):1465/1460
刹车:刹车前碟后鼓
空车重(kg):1220
引擎编号:RPS13直列式4气缸
D0HC/L4TURBO
发动机容积(cc):1998
最大马力:205ps/6000rp
9.贤太-S14
NissanSilviaS14当属Silvia系列中最耐看的一代,和上面提到的S13、SIL-80都有关系。引擎是自然吸气的SR20DE,有165马力,缸体经过强化后,改装潜力更大,最大可达220匹。动漫中的S14仅改装有高性能排气管和空气滤芯,但经过了全面的悬挂改装及校调。后期型的S14的排气尾鼓经过改良,排气声浪更趋豪放,同时改良了后避震机的阻尼值及加强了底盘的刚性。
参数:
车型:NissanSilviaS14
进气方式:涡轮增压
排气量:1.8升1810cc
压缩比:8.5
最高马力:前期175ps/6400rpm
后期205ps/6400rpm
最高扭力:23.0kgm/4000rpm
传动:4AT/5MT发动机形式:直列4缸
进气方式:涡轮增压
排气量:2.0升1998cc
压缩比:8.0
最高马力:250ps/6400rpm
最高扭力:25.0kgm/4800rpm
10.清次-EVOIV
LancerEvolution是三菱汽车专门为了出赛WRC而开发出来的四驱车型。LancerEvoIV于1996年8月23日正式登场。采用全新设计的EvoIV较之前代车型车身刚性的更为加强,并且赋予了更高潜力的4G632升4气缸16气门涡轮增压引擎,采用了大型化的中央冷却器、降低损耗的进排气系统、双涡流涡轮以及高角度凸轮轴的采用等,成功地发挥280PS的最大马力。再加上车辆周边刚性配备的提高,促使动力性能更加淋济尽致地发挥。RS设定为采用高密齿轮比的变速箱,马力重量比为4.5kg/ps。并有36公斤/米的扭力输出,还采用全新设计的底盘、车体,拥有来自WRC技术的主动差速器(ACD)的四轮传动底盘,可谓公路强敌。
参数:
车型:三菱LancerEvoIV
引擎型号:4G63
缸径×冲程:85.0×88.0
排器量:1997压缩比8.8
最大马力:280ps/6500rpm
最大扭力:36.0kgm/3000rpm
驱动方式:4WD
变速箱:5MT
车长/车宽/车高(mm):4330/1690/1415
轴距(mm):2510
前轮距(mm):1470
后轮距(mm):1470
最低地上高(mm):155
车辆重量(kg):1350/1260
最小回转半径(m):5.5
轮胎尺寸:205/50R16205/60R15
11.京一-EvoIII
LancerEvoIII是EvoIV的上一代车型,与之跨度较大,装备了早期型4G63引擎,有270马力和31公斤/米的扭力输出,虽然使用较简单的四轮传动底盘,但凭借重量很轻的车重,使得整体性能十分突出。动漫里京一驾驶的EvoIII提高了增压值,安装有防涡轮迟滞系统(AntiTurboLagSystem),在收油时仍向涡轮排气端内喷射燃油,使引擎能够一直维持输出强大动力。
参数:
车型:LancerEvolutionIII
驱动方式:S-AWC形式:F4WD
引擎模式:SingleTurbo(单涡轮增压)
车长/车宽/车高(mm):4310/1695/1395
引擎编号:4G63-T
最大马力:280ps/6,250rpm350ps/6,250rpm
最大扭力:31.5kgm/3000rpm
变速箱:5MT
车辆重量(kg):12601190
轴距(mm):2510前轮距(mm):1450
轮胎尺寸:195/55R15205/60R15
12.小柏魁-SW20
TOYOTAMR2SW20属于丰田MR系列的第二代车型,在当时有“平民法拉利”的说法。MR2全称“Mid-engine,Rear-wheeldrive,2-seater”亦即采用中置引擎、后轮驱动的2座小型运动跑车。SW20可以追溯到1990年前后,与AE86的渊源颇深。外观上,前保险杠、侧裙、车尾扰流器、后保险杠、甚至尾灯,前“跳灯”大眼仍旧被传承下来。它的上一代车型AW11选择引擎的条件有限,也曾搭载过跟AE86渊源甚深的NA1.6LDOHC16V4A-GE引擎,不过虽然是同一台4A-GE,但MR2对应不同市场便有不同的马力输出。到了第二代SW20身上这种情况已经好了很多,有专供日本市场使用的峰值马力输出达220ps的3S-GTE涡轮增压引擎;有美版独有、大排量5S-FE2.2L200psNA引擎;有欧洲车迷们可购买的156ps3S-GENA引擎,1994年以后也有172ps的NA3S-GE引擎可供选择。SW20相对于爷爷辈儿的86操控更加安全,优化前轮麦花臣中的弹簧避震组合,大幅变更麦花臣式后轮悬挂系统;下降车身重心;增加车身轮/轴距;改换大断面轮胎等措施。
参数:
车型编号:SW20
引擎编号:3S-GE
排气量:1998cc
布置型式:L4NADOHC16V
活塞口径×冲程:86mm×86mm
压缩比:10.30:1
最大马力:172ps/6600rpm
最高扭矩:19.5kgm/4800rpm
机械式节气门。
13.御木-CELICAGT4
CELICA是丰田的经典系列车型,该系列自1970年面世一共发布了七代。1983年丰田将3T-GTE高性能引擎搭载第三代Celica,从此踏上了WRC赛场,在B组赛事短暂的几年中帮助丰田车队获得了8次分站赛冠军。在最辉煌的九十年代了,以Celica为基础打造的WRC赛车,帮助丰田分别在93年和94年夺得了WRC年度车队总冠军。在CELICA基础上还衍生出了Camry(凯美瑞)以及Supra车系,所以把Celica为它们的"爸爸"也不为过。曾经的Celica、MR2和Supra并称为丰田跑车的"铁三角"。后续由于资金问题和销售方面的问题没能继续开发和参加WRC。
抱歉,没有找到相关的参考数据。。。。。。
14.末次徹-Roadster
MazdaEunosRoadster也叫MX5,是马自达有名的跑车系列,早在1979年,马自达内部便提出了开发双座小跑车的方案,有了大致方向后,当时日本和美国两支研发团队开始出现分歧,日本团队提出了前置前驱和中置后驱两种方案,美国团队则提出前置后驱方案,也多亏采用了美国团队FR的方案,MX5系列才会延续至今。Roadster一直到1989年才面世,在北美市场叫Miata,日本市场被称作EunosRoadster,而我们熟悉的MX5是亚洲和欧洲地区的普遍叫法。该系列很受欢迎版本很多。初期RoadsterNA版本,搭载1.6L轻量化处理的发动机(B6)、全钢车身、铝质发动机盖和3970/1675/1235mm的尺寸把整车重量控制在940kg。前后独立双叉臂悬挂、前后防倾杆、四轮碟刹。百公里加速时间8.1s,最高速度根据市场不同被限制在180km/h或203km/h。动漫《头文字D》里虽然搭载的是1.8L发动机,但那是末次彻为了比赛而把原本的B6扩缸到1.8L(活塞、飞轮和喷嘴都改装过),因此他的NA应该就是前期1.6L的NA6CE。事实上,NA后来的中期改款,确实也推出了1.8L(BP)引擎版本,代替了原来的1.6(B6)引擎。
参数:
车型:MazdaEunosRoadster(NA6CE)
车长/车宽/车高(mm):3970/1675/1235
发动机:B6(1.6L)轻量化处理
悬挂:前后独立双叉臂悬挂、前后防倾杆
刹车:前后碟刹
车重:940KG
百公里加速:8.1S
15.川井淳郎-ER34
NissanSkyline25GTTurbo(ER34)使用RB25DET引擎,是一台直列六缸引擎,单涡轮,拥有电子节气门,贫燃技术,可变气门正时等技术,最大马力280匹,最大扭矩343牛米。变速箱则是FS5R20A五前速系统。悬挂方面,ER34很好的继承了Skyline的特点,前后均采用多连杆式悬挂设计。ER34不同于GTR四驱的风格,使用了前置后驱的驱动方式。,在动漫《头文字D》中被川井改到450匹马力却依然被启介的FD秒掉。
引擎参数:
引擎编号:RB25DET
配气形式:TwinCam、直列六缸、涡轮增压及VVT系统
燃油供应:NissanEGI(ECCS)
排气量:2498cc
口径×冲程:86.0mm×71.7mm
压缩比:9.0:1
最大马力:280匹/6400rpm
最大扭力:35公斤-米/3200rpm
红线:6800rpm
16.大辉-EK9
HondaCivicType-R(EK9)是本田思域的第六代车型,也就是上面提到的EG6,B16B首次被塞进六代目的机舱,车架代号为EK9的第一代红标思域(CivicEK9并不是本田第一款TypeR,在它之前还有两款TypeR车型,分别是NSX以及代号DC2的Integra)。EK9的B16B红头引擎内没有任何的锻造零件,全部都是铸造件,凸轮轴、进排气门、进排气歧管、曲轴、活塞、全都动过“手术”,带来的结果就是压榨出高达185Hp的最大马力,峰值扭力则达到160Nm,以一具1.6LNA来说算是相当疯狂!至于传动系统则是用上了热血的5速手排搭配提升抓地力的HelicalLSD,并使用了DoubleConeSynchro来提升换档效率。EK9的底盘上使用了“焊缝车架底盘”技术(SeamWeldedMonocoqueChassis)来加固底盘强度,在通过减少隔音材料和其它一些减重措施下,无所不用其极的本田成功将EK9整车重量控制在1,070公斤。而在悬吊部分,本田为EK9导入的则是非常热血的4轮双A臂式独立的悬挂设计,这也是最后一款4轮双A臂的Civic。可惜的是EK9只推出了3年三代车型,产量也是相当稀少,其中前期车型只生产了7,007台,改款版只有4,009台,而RX版本则有5,225台,总数只有16,241辆,而且全数都只在日本市场销售,完全是正宗的JDM车型。
参数:
车型:HondaCivicType-R(EK9)
底盘:EK4SIR
发动机:B16B1.6LVTEC
最大马力:185ps/8200rmp
最大扭矩:16.3kgm/7500rpm
驱动形式:前置前驱
车重:1070kg
17.酒井-DC2
HondaIntegraTypeR(DC2)—本田Integra(在海外部分市场悬挂讴歌商标,讴歌是本田的高级品牌,类似丰田的雷克萨斯或者日产的英菲尼迪)是一部紧凑型性能跑车,生产周期从1985年至2006年,提供双门掀背或四门轿车款式。动漫《头文字D》里》东堂塾车队酒井的DC2应该是属于后期款,搭载B18C1.8升VTEC引擎,原厂马力为200ps/8000rpm,最大扭力为19.0kgm/6200rpm。并且加装涡轮增压器及中冷器,马力达300ps。
参数:
车型:HondaIntegraTypeR(DC2)
引擎:B18C1.8升VTEC引擎
最大马力:200ps/8000rpm
最大扭矩:181/7500rpm
驱动方式:FF
0~100km/h:6.5S/极速:240km/h
车重:1060kg
18.秋山延彦-SXE10
ToyotaAltezzaRS200ZEdition(SEX10)就是第一代的雷克萨斯IS,只是挂着丰田商标销售的,车名为Altezza。Altezza在日本有三个车型,一个叫AS200,搭载2.0升的直列六缸1G-FE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14kW,它就是当时日本国外的雷克萨斯IS200。第二个车型是AS300,搭载3.0升直列六缸2JZ-GE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60kW,它就是日本国外的雷克萨斯IS300。还有一个车型就是RS200,搭载YAMAHA代工的2.0升直列四缸3S-GE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54kW,这个车型是专供日本国内的。RS200上的这台3S-GE发动机是一台自然吸气发动机,它的升功率可以与同时期的本田F20C发动机相媲美。《头文字D》里秋山延彦驾驶的应该就是AltezzaRS200。
参数:
车型:ToyotaAltezzaRS200ZEdition(SEX10)
发动机:3S-GEDualVVTi
排气量:1998c.c.压缩比:11.5
马力峰值:7600rpm
扭力峰值:6400rpm
排档形式:6MT
悬挂结构:前:双A臂后:双A臂
驱动方式:FR
0~100km/h:8.24S
刹车结构:四轮盘刹+ABS+EBD
轮胎规格:前:215/45R17后:215/45R17
车重:1340kg
19.阪本-卡布奇诺
SuzukiCappuccino(EA11R)诞生在平成年间,于1991年正式上市,采用前置后驱,是一款可拆卸硬顶敞篷跑车。它并非一辆廉价车型,铃木采用大量铝合金来控制Cappuccino的重量,防滚架、车顶、发动机盖随处可见铝合金材质,甚至不惜成本给它装上前双A臂后多连杆,还有防倾杆、四轮碟刹、ABS、甚至LSD限滑差速器,而在同年份有些中大型房车都没有独立悬挂。Cappuccino虽然身材娇小,但颜值和配重比例却好得惊人,在双座满载的情况下前后轴的负荷十分接近,配重比接近1:1,所以操控性出色。不仅如此,Cappuccino的电池还被刻意布置在车身左侧,当车内只有驾驶者一人时,帮助左右受力分配。Cappuccino舱内搭载的是一台万转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排量只有657cc,最大功率只有47kW(64PS)。虽然表面看起来很“柔弱,但是装在只有700kg多点的Cappuccino上就另当别论了。后期改款的Cappuccino除了发动机整改,车身悬挂、摆臂也用上轻量的铝制材料,车重被控制在690kg左右。从这点来看,也可以说明动漫《头文字D》里出现的卡布奇诺应该是指的前期车型。
参数:
车型:SuzukiCappuccino(EA11R)
车长/车宽/车高(mm):3295/1395/1185
前后轴距(mm):2060
发动机:三缸机0.7L
最大功率:64PS
变速箱:5MT/3AT
驱动方式:FR
最高时速:140km/h
20.文太-ImprezaGC8
SUBARUIMPREZAWRXTYPERSTIVERSIONⅤGC8大致发售于20世纪末的几年,是斯巴鲁最为经典的一款性能车,由于当时555富士车队在WRC如日中天,所以民用版的STI也很受欢迎,GC8仍然采用斯巴鲁招牌的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全时四轮驱动系统。2.0升水平对置涡轮增压发动机已经可以输出280匹马力的最大功率,(当时日本政策要求不能超过280匹马力),扭矩也提高到352NM,对于一台1.2吨的车来说,原厂动力已经非常迅猛。GC8并非某个车型的正式名称,而是斯巴鲁初代Impreza车辆识别代号(VehicleIdentificationNumber,VIN)中的一部分。动漫《头文字D》里文太的车型不好确定具体是哪个版本,有的人说是22B(GC8其中一个版本),因为动漫里的是蓝色车身,但22B是宽车体,动漫里的显然不是,所以又有人说是Type-R款,但原厂Type-R又没动漫里的那种蓝色。
参数(以22B为例):
车型:SUBARUIMPREZAGC8
发动机:EJ224缸TURBO引擎2.0
最大马力:280PS/6000rpm
最大扭矩:37.0kgm/3200rpm
车长/车宽/车高(mm):4365/1770/1390
轴距:2520mm
前后轮距:1480mm/1500mm
车重:1270kg
轮胎:235/40ZR17高性能胎
21.猥琐男1号-LancerEvoV
1998年在前代EVOⅣ两夺WRC总冠军后,更强悍的进化版本MitsubishiLancerRSEVOV隆重问世。EVOⅣ在赛场上优异的表现刺激其它对手加紧脚步发展,为了继续保持战果,三菱在EVOⅣ的基础上提高了引擎扭矩并加宽轮距,使造出的EVOV在整体操控稳定性上得到新的突破!其他如制动,悬挂,引擎都有改动,变速箱也全面地增强以符合需要,悬吊系统方面,前、后臂的延长、后摇臂之各个固定点的变更而促使轮距加大,前方采用倒立支柱式的悬挂设计,轮胎也改为225/45ZR17规格,铝合金制引擎盖\、宽型叶子板采用以外,空力套件等焕然一新,EVOV很好的达到了三菱的“进化论”。虽然在最大马力依旧维持在280ps,但最大扭矩小涨到38kgm。由于“君子协定”,三菱对外公布的马力都在276ps以下,但可靠消息称实际马力要大。轮距的加大是EVOV最大的特征,前下巴亦同步加大。LancerEvoV限量上市仅6000台。
参数:
车种:SNGFSNDFGSREvolutionⅤGSR
上市日期:1998年1月
引擎型号:4G63
排器量:1997
最大马力:280ps/6500rpm
最大扭力:38.0kgm/3000rpm
驱动方式:4WD
变速箱:5MT
车长/车宽/车高(mm):4350/1770/1395
车重(kg):13601260
轮胎尺寸:225/45ZR17205/60R15
22.猥琐男2-LancerEvoVI
MitsubishiLancerGRSEVOVI成功地赢得1998年WRC的车手、车队双料冠军。但为了迎合1999年WRC空力套件之比赛规定而展开尺寸变更,于是在1999年1月22日,EVOⅥ正式问世。EVOVI外观做了小幅度调整,改动比较大的是将后尾翼小型化,但双翼片的设计确保了充足的下压力。车辆的方向从动力转移至耐久性升级基于EVOV以2L排气量发挥最大马力280匹、峰值扭力38kgm的惊人实力。对活塞使用冷却槽方式发生变化,利用机油循环于活塞顶部,来冷却活塞并提高耐爆震极限。不过,由于这种方式使油温上升,故气冷式机油冷却器规格加大,增加23%左右的散热量,同时采用从前保杆的进气口引入冷却空气,并从侧面排出热气的设计。并改良冷却水管路,增加循环水量,而大大地增进整个引擎的冷却性。此外,油底壳形状也加以改良,以因应油温的增高。悬挂方面,EVOⅥ变更了几何角度,降低防倾杆中心高度,增加轮胎接地性能。后方不单是传统的铝制悬梁而已,就连后摇臂、拖曳臂、传动轴等全部改为锻造铝材,以实现轻量暨高刚性的目标。除此之外,车身的整体刚性强度增强明显。全球限售7000台。
参数:
车量型号:GF-CP9A(通称EVOVI)
引擎:4G63
排气量:2.0L
最大动力:280hp/6500rpm
最大扭力:38.0kgm/3000rpm
排档方式:五速手排
车身重量:1260kg〜
23.神之双脚星野好造-R34GTR
1999年NissanSkyLingGTRR34诞生(和上面15提到的ER34不同,GTR车系在35之前属于Skyline车系中的最高版本,ER34为车架编号,同样属于Skyline车型,FR布局,是RB25引擎;BNR34也就是R34GTR是全时四驱,RB26引擎,是Skline车系的最好型号),它搭载着代号RB26DETT直列6缸双涡轮增压引擎,原厂因日本法规限制,最大马力只有280匹,但最大扭力却有400Nm的输出,绝对是一辆战神级的跑车。相比R32的眼前一亮,到R33的让人失望,R34可谓是重铸辉煌,可被封神的一代。是GTR历史上外型最为经典的一款,造型犀利,可改装潜力很大,一度被欧美无数改装专家评选为最佳改装车款其改装潜力可高达1000匹以而发动机不会爆缸。至于车迷们唯一抱怨的就是skyline丑陋的外表和过重的车头当然这一点已经在GTR34上得到了改善。使大多数人印象中最为深刻的一代GTR。不过R34也是基于skyline(天际线)车系的最后一款GT-R,也是RB-26系列发动机的绝唱。
参数:
车型编号BNR34
引擎RB26DETT2568cctwinturbo
最大马力280匹(日本马力上限)
最大扭矩400N.m(扭力较旧款提升25N.m)
驱动系统4WD
前后悬挂:多连杆,吸震筒,,螺旋弹簧,防倾杆
0至100公里加速(秒):4.9秒
车重(kg):1550
车长/车宽/车高(mm):4600/1785/1360
前后轮胎:245/40ZR18
24.神之双手城岛俊也-s2000
HondaS2000发动机置于前轴后方,因而获得了最佳的50∶50前后质量分配比,加之其驾驶座位置尽量靠近后轴,使驾驶者处于接收车轮运动和其他信号反馈的最佳位置,从而实现了最佳的操纵性和反应性。它结合了纯正运动车布局:后轮驱动,前置发动机,两座敞篷跑车;先进的赛车应用技术:X型骨车架以及2.0升177kW的VTEC发动机,再加上优秀的6速手动变速器。拥有排量为1997cc的F20C直列四缸双顶置凸轮轴自然吸气VTEC引擎,最大马力为250hp/8300rpm,最大扭力输出21.2kgm/7500rpm。城岛俊也所拥有的V版本装有VSG可变几何转向系统以提高转向性能。S2000有两个被广为称赞的地方,就是引擎和车架。引擎则因为容易被看到所以称为了焦点中的焦点。S2000没有被推出前,本田高性能引擎的代表有三个系列:B、C、H,F只能算是中间,在F20C没出现前,最高性能的就只有装备在AccordSiR-T(CF4)上的F20B,峰值马力输出200匹,那是1997年的事情,或者是这台从化油器时代一直被演化至高性能引擎的一次尝试,到了1999年S2000被发布,最终极的F20C诞生,它也是最后一款采用DOHCVTEC系统的直四引擎,通过F20C的成功经验,全新的K20A才得以诞生。从过往用户及汽车媒体记者对S2000的评论来看,大众对S2000的评价相当高,并受到‘Car&Drive’杂志,‘Car’杂志,‘洛杉矶时报’,和‘Road&Track’杂志的一致好评。其中突出的优点是引擎的高效率输出,高转速,各方面性能的平衡性,以及手感十分顺畅的手动变速箱。所以它被传奇成一个经典也是不无道理的。
参数:
型号:HondaS2000
发动机:F20C直列四缸
排气量(L):2/2.2
最大马力:日247ps/8300rpm美欧237ps/8300rpm
日239ps/7800rpm美欧237ps/7800rpm
最大扭矩:日218/7500rpm美欧207/7500rpm
日221/6500-7500rpm美欧220/6800rpm
引擎红线转速:8800rpm/9000rpm
8000rpm/8200rpm
气门:16气门DOHCV-TEC
变速器:6速手动变速器
车长/车宽/车高(mm):4133/1750/1270
4117/1750/1288
轴距(mm):2400
轮胎:f:205/55VR16r:225/50VR16
f:215/45R17r:245/40R17
车重(kg):1299
25.大宫智史-NB8CRoadster
上面14末次徹的RoadsterNA是第一代,NB是第二代。1998年,第二代Roadster诞生(1999款),最大的遗憾就是NA那对灵性的跳灯未能继承到二代车型上,不过终于挂上了马自达的Logo。NB借鉴了第三代马自达RX-7的造型线条,没错正是FD3S,高桥启介的座驾。NB换上了性能更强的1.8L发动机(NA那台BP,但技术和零部件再次得到升级),车身尺寸仍与前代接近(3955/1680/1235mm,轴距2265mm),车重涨到1000kg左右。因为NA车重本不到1吨,后期改款换1.8L发动机补强后的车重也仅是1吨多一点,所以NB的车重能控制到1吨左右已经十分不容易。NB继续采用四轮独立悬架,前后增加防倾杆提升车身刚性,前置引擎,后轮驱动、车轮、轮胎和刹车系统得到显著提升,ABS作为选装件提供,14英寸轮圈增加到15英寸,有运动包装可选。动漫《头文字D》里大宫智史的NB就是1.8L版本(NB8C)的中期改款车型。Roadster各种特别版很多,NB的特别版车型的含金量最高。之前NA有提到Coupe计划但被搁浅,直到NB时代,马自达终于推出了名为RoadsterCoupe的特别版车型,数量极少且不出口;还有一款RoadsterTurbo(官方叫MazdaspeedMX-5),迄今为止唯一一款涡轮增压Roadster,搭载1.8T涡轮增压发动机,代号BPT,是用中期改款前的那台BP改装而来。
参数:
车型:ROADSTERRS(NB8C)CLASSC
车身体积:3955mm*1680mm*1235mm
车辆重量:1030kg
引擎名称BP-ZE直列4气缸DOHCNA
总排气量1839cc
最大马力145PS/6500r.p.m.
最大扭力16.6kg-m/5000r.p.m.
变速箱:6前速手动变速箱
驱动方式:FR
车重:1030kg
26.东京逗逼二人组/奥山-S15
NissanSilviaspec-R(S15)是Silvia车系的最后一代,其250匹马力的输出,加上优秀的FR布局和已经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挂布局。在当时的港澳地区Silvia有“飞鸡”之称。S15大体分为SpecS与SpecR2大版本。它是全系列中最有跑车味道、线条最美的一代车型。日产改良的并不止外观,已经成为Silvia标志的SR系列引擎在S15的平台上获得进一步的输出提升。此外,Silvia系列首次搭载被誉为性能引擎最佳拍档的6速MT。在1999年10月、2000年10月、2001年1月先后提供了bpackage、Lpackage及Vpackage,分别对应不同程度的内装升级。此外,更有Autech为其推出的200匹NA改良型号SilviaAutechVersion及日本首台全自动硬顶开蓬型号SilviaVarietta。S15从1999年推出至2002年停产后,从来没有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过,之所以说是低谷,是因为日产刚好跨入了最不景气的时间,雷诺的加入,首先就是重新编排车型阵容,停产的停产、取消的取消,以此度过经济难关。2002年停产的S15并没有推出过左驾版本,唯一的出口型也是大洋洲版的200SX,可200SX外表根本就不是明灯设计,所以唯一的Silvia只有日本版。
参数(SpecR):
车型:S15SpecR
发动机:SR20DET2.0L4turbointercooler
最大马力:250@6400rpm
最大扭矩:28.0@4800rpm
车重(kg):1240/1270
车长/车宽/车高(mm):4445/1695/1285
变速箱:6MT
27.小柏魁-ZZW30
MR-S(ZZW30)其实就是上面提到的MR2的第三代,此代车型最大的特点就是提供软/硬两个车顶,由于后者的关系车身整体的刚性较之前代有所加强,动画里小柏魁二战拓海用的MR-S用的是硬顶版的。MR-S与前代相同的中置后驱。全铝制的1.8升自然进气1ZZ-FED引擎(141ps)是此代车型的唯一选择,不过该引擎装备了VVT-i系统。虽然动力不如前代SW20的MR2,但这样的马力输出正好配合仅有970公斤左右的车重和车架的刚度,故此转向水平甚高且容易操控,MR-S早期型采用5MT,后期型改为6MT。MR-S由追求终极马力的困境中走了出来,回归初代AW11的MR2那般追求操控的感觉。MR-S系列与2007年停产,为MR-S车系近八年的历史画上句号。
参数:
车型:TOYOTAMR-S(ZZW30)
长x款x高(mm):4335x1775x1315
发动机:1.8L直列L4
最大马力:140ps
最大扭矩:170N·m/4400
变速箱:5MT/6MT
车重:970kg
28.皆川-JAZ80
ToyotaSupra(JAZ80)外号“牛魔王”是Supra第四代车型(SUPRA系列由CELICA发展而来),仍为前置后驱,动力分为分为2JZ-GE的自然吸气版和2JZ-GTE的串联式双涡轮增压版;涡轮增压型号,日规将之称为RZ,只有四前速自动档和六前速手动档两种选择;自然吸气型号则名为SZ,变速箱方面只有四前速自动和五前速手动两种。其中涡轮增压版搭载的是3.0升2JZ-GTE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280马力,海外版则不受“君子协定”的限制为320马力,百公里加速成绩在5秒内。1998年后的Supra无论是NA还是Turbo、美规或者日规全部拥有VVT-i。皆川英雄的涡轮增压型的RZ。
参数:
车型:ToyotaSupra(JAZ80)
发动机:2JZ-GTE3.0升
最大马力:280ps/320ps
百公里加速:4.6s(改装后)
变速箱:5MT
前后轮胎:265/35R18(不确定是不是原厂规格)
29.池田龙次-350Z
Nissan350Z是Z-Car的第五代,它装备了一台3.5升V6自吸引擎(型号VQ35DE),搭配六速手排变速箱(另有供应五速手自排的版本),采用FR前置引擎后轮驱动的设计,最大马力为280hp/6200rpm,最大扭力为363N.m。350Z采用的fx平台与Skyline平台相同,因此它的底盘系统较同级别跑车偏。350Z的前后质量被精心分配为了53∶47,350Z4317mm的长度只能算是小个子,但它的轴距却达到了2650mm,350Z的悬架采用了不少铝制元件,车身大量采用了激光焊接技术,减轻质量同时,也增加了车身灵敏度,因此动态特性要比普通轿车有所提高。动漫里池田龙次的350Z在外观上有大幅的改装。
参数:
发动机:3.5LV6
最大马力:280ps
最大扭矩:363牛·米/4800
长×宽×高(mm):4317*1815*1324
轴距(mm):2650
最高车速(km/h):250
百公里加速(s):6.2
变速箱:6挡手动
车重(kg):1529
30.北条豪-NSX
HondaNSX(NA1)在1991年正式发售,代号NA1,据说之所以代号被称作NA1是为了证明厂方要打造自然吸气第一名的决心。NA1采用中置后驱的形式,分配比例几乎达到50:50。搭载3.0升的C30A发动机,VTEC机构,使用钛合金连杆,270匹马力,五速手动变速箱,0-100加速少于六秒。虽说是黑头机,实力不比红头差。本田用这台发动机载着VTEC技术成果走出日本,高转VTEC。它的前轮215的胎宽35R18,后轮是255的胎宽。当时的NSX被指责说缺乏驾驶乐趣,太容易驾驶,可是在多年以后专业人士评论它超越当时汽车工业至少十年的时间,有“东瀛法拉利”之称,当年它曾击退法拉利F328与保时捷911而获得英国《Topgear》杂志的高度赞赏。
参数:
车型:HondaNSX(NA1)
发动机:C30A3.0LDOHCVTEC
最大马力:280ps/7300rpm
最大扭矩:294Nm/5400rpm
0-100km/h:5.5s
前后悬挂:铝制双叉骨式悬挂
变速箱:5MT
轮胎:前:215/35R18后:225/35R18
整备质量:1230kg
31.未知-ToyotaGT86
丰田GT86车身尺寸为4240×1775×13000mm、轴距2570mm。在采用铝合金车身钣件的情况下,全车净重能够维持在约1280kg以下的程度,并有着前53:后47的车身配重比,其底盘平台与斯巴鲁BRZ相同。GT86拥有的460毫米超低车身重心保证了操控乐趣。主打操控性的丰田新一代86采用了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设定,搭载了D-4S水平对置发动机,搭配6MT变速箱,最大功率可以达到200马力(147kW),峰值扭矩为205N·m。GT86提供6速手动和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供消费者选择。0到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方面:6速手动为7.3s,极速可达230km/h。6速自动为8.2s,极速210km/h。
参数:
车型:ToyataGT86
车长x车宽x车高(mm):4240x1775x1285
轴距(mm):2570
车重:1230kg(手动)/1250kg(自动)
发动机:4U-GSE/FA20
排气量:1998cc
发动机形式:DOHCD-4SF416V
变速器:6M/6AT
最大扭矩(牛·米/转):205/6600
百公里加速时间(s):7.3(MT)/8.2(AT)
极速(公里/小时):230(MT)/210(AT)
悬挂(前/后):麦弗逊/双叉臂
驱动形式:FR
轮胎规格(前/后):215/40R18/225/40R18
动画最后GT86的出现差点哭了,再想想它老祖宗辈儿的AE86,算是给《头文字D》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整理这些虽然花了些时间,不过对于一个喜欢车的人来说这真的不算什么。现在想想,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感触的,很多人说日系车质量好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性能车的时代,技术方面的沉淀自然是不言而喻;当然日本国民对民族企业的支持也不可忽视。这期间其实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技术上日本是被美国压制的,而且也受其他一些国际因素的牵制,但日系车依然发展的很好。
暂时就到这里吧,最后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