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装山地车规格的问题,轮组和车架是否通用,前叉和车架存在规格尺寸不对号吗?

山地车光轮径规格目前就发展出了很多,开始最常见的是26轮径,然后有了29轮径,之后有了650b(27.5)轮径,如今又在275和29轮径基础上发展出了27.5plus和29plus,即使用更宽的外胎(2.5以上甚至能达到2.8或3.0的胎宽)。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前叉与车架后叉的开档及其兼容的轴心规格。
目前最常见的山地车是9mm快拆规格,即与前叉叉脚接触的部分花鼓轴心直径为9mm,对应的山地车前叉开档规格主要为100mm宽,后叉开档主要为135mm宽(非快拆固定的旋飞后轮开档为130mm,也是目前公路车后轮的主流开档规格)。兼容这种规格的前叉特征是叉脚有开口(车架后叉不一定都有开口,因为涉及车架后叉规格转换问题)但是下面要讲一个车架开档的特例,即boost141,意思是9mm快拆规格后叉开档141mm,中端trek在275和29轮径整车中使用的规格,但目前市面也出现过整车上的零售车架,可兼容的花鼓规格较少。
还有一种从快拆车架上改进来的10mm轴心迷你桶轴规格,就是用一根10mm直径的轴杆穿过对应规格的花鼓,架在9mm快拆的车架后叉或前叉叉脚开口上。这种规格相对少见,而实际性能提升相比常见的9mm快拆也很有限。
之后再介绍一些主流的桶轴规格。
从前轮开始,有标准15mm桶轴,boost110桶轴和20桶。标准15mm桶轴即轴心直径15mm,前叉开档100mm(同山地车标准9mm快拆前叉)。boost110同样是15mm轴心,前叉开档为110mm,因为在标准15桶基础上增大了开档尺寸,可兼容的外胎宽度也普遍更大,是275plus和29plus的主流前叉规格(也有非boost开档29和275轮径在使用)。20桶是20mm轴心110mm开档,dh和土坡前叉主流规格,还有些老款林道和fr前叉也是20桶规格。除此之外还有些更少见的桶轴规格比如25桶,因为现在基本用不到就不多介绍了。
山地车架后叉的桶轴规格就更多了,同样先从主流规格开始介绍,有标准142桶轴,boost148以及dh或fr重车上的主流规格150乘12和157乘12。
142桶轴即12mm轴心142mm开档,之前是xc等桶轴山地车型的主流标准规格,而boost148同样是使用12mm轴心,开档增加到148mm,并且能兼容更宽的外胎,成为如今275plus和29plus等轮径下的主流桶轴规格。要注意的是boost规格下花鼓的碟片坐也比标准开档向车架外侧移动了一点距离。后面的150和157桶轴规格也同理。
非主流规格下的桶轴主要是各种迷你桶轴,比如之前提到的135*10,还有135*12。曾经有些人会把使用dt专利快拆的车型认为是迷你桶轴(比如15款和16款的捷安特xtcslr整车,使用dt专利快拆且快拆杆直接拧在转换尾钩的螺纹上),但它们本质上还是使用标准9mm快拆规格。
关于车架和前叉的轮径等规格兼容问题,因为不同轮径下车架的五通下坠量(尺码表中drop值)差异较明显,大轮径车架使用小轮径时曲柄更容易磕地,小轮径车架使用大轮径还可能使骑行重心更高及可兼容外胎宽度过窄,所以最好不要混用,而不同车架在规格要求的轮径下所能兼容的外胎尺寸也是有限制的,具体应参考车架的相关规格介绍。还有就是后叉规格转换与花鼓的兼容性问题,比如xtcslr整车使用自带尾钩时是标准快拆规格,但可以通过更换车架对应的桶轴尾钩转换件并转换为142标准桶轴。有些花鼓也可以通过转换端帽或转换轴心在快拆,迷你桶或标准桶轴之间转换。以上转换具体所能兼容的规格同样应以官方规格为准,其用到的转换零件也大都不通用。
以上是轮组与车架组之间的兼容性问题,除此之外山地车相关规格问题还有很多,比如boost规格下车架后叉为了容纳更大胎宽做的外移,使对应的牙盘规格也做出了改进(比如盘片的盘齿部分会向车架外侧偏移几mm)。还有就是不同五通规格与中轴,牙盘轴心的兼容方式,不同头管规格与前叉上管的兼容性问题。
总之组车需要考虑的兼容性问题还有很多,目前只回答了你提出的主要疑问,如有其它需要可私聊我或在评论中提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