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型分析A、B、C、D、L型车(2022.9)

地铁车型分析A、B、C、D、L型车(2022.9)-有驾
按照国内通用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车辆类型主要可分为:A、B、C、D及L(B2)五种。
五种车型的主要区分是车体宽度。注意:这里指得是普通的侧面垂直的列车,不是鼓型车。
长度可以靠改变编组来随时变化,高度差别不大(因为人的身高都差不多),所以这些都不是车型的参考标准。只有宽度最重要,而且一旦成型就无法再改变,因此是区分车型的唯一标准。(地铁编组数在地铁建设之初便确定,列车编组数量不能超过设计的长度,有预留则启用预留部分后不能超过预留的长度。虽有扩建的例子,但扩建并非可随意为之的事情。)
中国国铁也一样存在界限,这个限界和轨距是相关的,事实上很难想象轨距1067但是车宽3米3的样子,这也是很不稳定的。国铁车宽一般是3米,铁路限界最多可以兼容3.4米也就是可以兼容到新干线的水平(3380毫米)。如果超过限界,就可能剐蹭行车设备造成事故。我国国铁因为和地铁概念被严格区分,所以他们主要面向长途,所以虽然容积大但定员远远小于地铁。
车辆长度跟车型有点关系,是因为类别高,线路标准相对稍高,此时车辆增长也是可以的。对比一下:A型一般在21-24米;B型19-21米;C型15-19米;D型(暂定)21-24米。有时候,尤其是像日本那种实行混跑的国家,因为国铁车辆入侵,车型的定义经常会失效,所以不必强求。
至于高度,对于三轨系统,目的就是减小隧道面积,如果做得跟高架线车辆那么高,意义就失去了。此外,单纯说乘客高度固定的说法不全面,因为乘客不是全部,车顶空调薄厚,安装方式,都直接影响了车辆高度。
一般而言,世界各地地铁车型没有统一的标准,往往是按照某个地方的地铁所需量身定制。在中国内地,地铁车型往往被分为A、B、C、D四种型号以及L型。
A型地铁列车:长22.8米/节,宽3米,代表车型为杭州地铁19号线(中国标准A型车)列车、上海地铁1、2号线列车、北京地铁11、17和19号线列车。
地铁车型分析A、B、C、D、L型车(2022.9)-有驾
地铁车型分析A、B、C、D、L型车(2022.9)-有驾
B型车
B型地铁列车:长19米/节,宽2.8米,代表车型为杭州地铁1、2号线列车,广州地铁3号线列车。国内目前新建地铁的城市普遍采用B型地铁列车编组。
地铁车型分析A、B、C、D、L型车(2022.9)-有驾
地铁车型分析A、B、C、D、L型车(2022.9)-有驾
C型车
C型地铁列车:长19米/节,宽2.6米,代表车型为上海地铁5号线列车、长春轨道交通3号线列车。
地铁车型分析A、B、C、D、L型车(2022.9)-有驾
地铁车型分析A、B、C、D、L型车(2022.9)-有驾
D型车
D型地铁列车:长22.8米,宽3.3米,按照最近的新标准,计划用于市域地铁线路,如广州地铁18、22号线列车、北京地铁新机场线列车,设计时速最高可达160km/h。
地铁车型分析A、B、C、D、L型车(2022.9)-有驾
地铁车型分析A、B、C、D、L型车(2022.9)-有驾
L型地铁列车:长16米/节,宽2.8米。代表车型为广州地铁4、5、6号线列车、北京地铁首都机场线列车。
列车技术源自于日本三菱重工,采用三菱/中车青岛四方IGBT直线电机牵引。列车常用制动平均减速度≥1.0m/s2,紧急制动平均减速度≥1.3m/s2。列车停放能使负超负荷的列车在60%坡道上制停住,能使空车的列车在70%坡道上制停住。直线电机传动是利用直线电机和轨道中间安装的感应板之间的电磁效应产生的推力作为列车的牵引力或电制动力,此牵引力或电制动力与轮轨间的粘着无关,因此列车的爬坡能力远大于采用旋转电机的车辆。
地铁车型分析A、B、C、D、L型车(2022.9)-有驾
地铁车型分析A、B、C、D、L型车(2022.9)-有驾
特殊车辆
APM列车
长12.09米/节,宽3米,代表车型为上海地铁浦江线、广州地铁APM线。
地铁车型分析A、B、C、D、L型车(2022.9)-有驾
地铁车型分析A、B、C、D、L型车(2022.9)-有驾
胶轮/跨座式单轨列车
长14.6(13.9)米/节,代表车型为重庆轨道交通2、3号线列车、芜湖轨道交通1、2号线列车。
地铁车型分析A、B、C、D、L型车(2022.9)-有驾
地铁车型分析A、B、C、D、L型车(2022.9)-有驾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
长16米/节,宽2.8米,高3.7米,代表车型为长沙磁浮快线列车,北京地铁S1线列车。
地铁车型分析A、B、C、D、L型车(2022.9)-有驾
地铁车型分析A、B、C、D、L型车(2022.9)-有驾
推荐阅读:
如发现内容错误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谢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