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辅酶Q10的讨论中,经常会听到泛醌和泛醇这两个词。泛醌通常指的是氧化型辅酶Q10,而泛醇则指的是还原型。值得注意的是,泛醇的价格相对较高。
对于熟悉辅酶Q10的朋友们,可能在网络上看到过以下论述:
氧化型辅酶Q10在进入人体后,会首先被转化为还原型,这样才能被人体利用;
还原型辅酶Q10具有抗氧化能力,这是氧化型所不具备的;
人体内辅酶Q10的主要存在形式是还原型,这也是其活性形式;
目前的临床试验显示,还原型辅酶Q10比氧化型更易被人体吸收。
这些观点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毕竟还原型相较于氧化型听起来更为积极(许多疾病确实与氧化压力有关),再加上有科学实验作为支撑,确实让人信服。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这些宣传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只是智商税呢?
关于功效的较量:还原型VS氧化型
在2015年世界辅酶Q10学会的研讨会上,资深教授Judy博士发表的研究揭示了以下两点:
即使人体服用的是还原型辅酶Q10,在小肠吸收之前,它几乎全部会转变为氧化型;
人体能够将氧化型辅酶Q10转化为还原型,这一转化过程发生在小肠吸收时或吸收后。
因此,Judy博士的研究结论表明,氧化型辅酶Q10是机体吸收辅酶Q10的主要形式。服用还原型辅酶Q10并不会比氧化型带来额外的功效,因为还原型在吸收前几乎已经全部转化为氧化型。
人体能够根据需要在辅酶Q10的两种形式之间进行自由转换。当身体需要时,可以通过酶和其他生化过程将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例如,如果身体需要更多的泛醇,它可以将泛醌转化为泛醇;同样,如果需要更多的泛醌,也可以进行相应的转化。
因此,从功效的角度来看,还原型和氧化型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我们再来深入探讨一下吸收利用率的问题:还原型VS氧化型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还原型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率高于氧化型。
那么,这两种形式的辅酶在吸收度上真的存在差异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影响生物利用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研究显示,影响生物利用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水溶性、肠道渗透性和首过效应。
通过逐一分析这些因素,我们发现:
水溶性:两者都不溶于水;
肠道渗透性:主要取决于分子量、结构和电荷,而这两者在这方面几乎没有差异;
首过效应:主要与分子结构有关,同样地,这两者在这方面也几乎没有差异。
因此,从统计学角度来看,还原型和氧化型之间的生物利用度并没有显著差异。
2020年3月发表在《营养素》期刊上的一篇论文明确指出,在观察不同配方之间被吸收的辅酶Q10的氧化还原状态时,并未发现差异。这表明无论以何种形式摄入,辅酶Q10在血液中主要以泛醇的形式存在。
综上所述,在选择辅酶Q10时,是还原型还是氧化型,并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