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日起,南京对小区充电桩实施新办法,明确了配建数量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然而充电难题却成为不少车主的换车导火索。为破解这一困境,南京市近期出台了新政策,对车主和建设与设计行业从业者均带来深远影响。让我们一探究竟:
自2023年起,南京市实施新规定
南京市多个部门包括交通局、发改委等已共同颁布《南京市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办法》,旨在解决居民区内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的挑战。
此项《管理办法》自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新建小区:所有停车位均需预留充电设施建设条件。
新规定对新建居民区的充电设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桥架、电线分支箱及电表必须安装至每一个车位,确保100%的预留条件。
同时规定,新建小区需按规划配建停车位的至少20%比例来配备充电设施。
划重点:
新小区充电设施预留条件达到100%,配建比例提升至20%,相较于国家先前政策的10%有显著提升。
这些规定将作为新建小区竣工验收和图审的必要条件,不符合标准者将无法完成竣工验收备案。
现有小区:产权与租赁车位均可申请安装充电设施。
对于现有居民区,《管理办法》不仅阐明了车主申请安装充电设施的具体流程及要求,还规定了供电公司、物业公司等各方职责。
市民只需提供身份证、购车发票、车位产权或租赁证明以及物业许可,即可申请安装。
小区物业和业委会必须支持居民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不得无理阻挠充电桩安装。
据国网南京供电公司介绍,他们在收到申请后的两个工作日内,便会与申请人和物业公司共同进行现场勘查,符合条件者将立即施工。
据统计,2021年南京市居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报装数量为1.01万件,而截至2022年12月初,这一数字已激增至2.49万件,同比增长近150%。
南京推行“开门接桩”服务,助力绿色出行
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国网南京供电公司积极推出“开门接桩”服务新举措。
此前,充电桩报装工作零散进行,导致审批与施工周期长、成本高企。而通过“开门接桩”服务,供电部门能够针对报装需求较大的老旧小区提前规划,统一进行充电桩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安装,从而为居民节省成本、简化流程并缩短等待时间。
据悉,仅在2022年,国网南京供电公司便已完成全市120个“开门接桩”小区的建设任务,实现了从“桩等电”到“电等桩”的转变,大幅提升了充电设施的使用效率。
全时段监测充换电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0月南京市还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
为推进试点工作落地,南京发布了《南京市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将力争推广2万辆新能源换电整车,并建设260座各类换电站。这不仅有助于构建融合、协同、开放的新能源汽车换电产业发展生态,还将形成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的“南京模式”。
随着新一年的到来,对于在南京从事相关项目的朋友来说,这些新动态无疑值得高度关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