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用风冷机箱,并且电源有独立风道设计时,常规ATX机箱一般会配备8个风扇位置。这些风扇位置各司其职,共同构建有效的散热系统。目前,前下方进风、后上方出风被视为最理想的散热布局。按照对散热效果的重要性,这些风扇位置可以排序为:1出>5进>4进>6进>2出>8进>7进>3空>3进>3出(有副作用)。
首先,1号出风位置至关重要。它负责将CPU和其他部件产生的大部分热量排出。如果只能安装一个风扇,那么这里无疑是最佳选择。实际上,1号位能占据机箱40%以上的风道效率。而5号进风位置,则负责为显卡和部分CPU送入冷空气。由于很多显卡设计都是直吹散热片后从四周排风,因此容易出现内部空气循环问题,导致显卡散热效率下降。
但是,如果在5号位安装风扇,它就能在为显卡送风的同时打破这种内部空气循环,引导部分热空气进入后1和CPU散热器,最终排出机箱。
接下来,4号进风位置是CPU冷空气的主要入口。与1号位配合,可以形成流畅的风道,迅速将CPU和部分主板热量排出机箱,避免形成闷热环境。6号进风位置则是显卡冷空气的主要入口,与5号位协同工作,有效提升显卡的散热效果。同时,2号出风位置也颇为重要,它作为1号位的辅助,共同承担散热任务。综上所述,在理想情况下,为了创造良好的散热环境,1、2、4、5和6这五个风扇位置最为关键。
至于8号和7号风扇位置,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显卡进风并打破空气循环。8号位置之所以比7号更重要,是因为它离GPU更近。而关于3号位置,存在一些争议。如果为了美观而选择上部出风,这实际上会产生副作用,因为它会直接将CPU散热器所需的冷空气排出。因此,可以说3号位出风是一个不利的选择。
那么,3号位进风是否就是完美的选择呢?答案并非如此。虽然看似3号位进风可以辅助CPU进风,但实际操作中会发现,它首先会干扰1号和4号位置形成的直通风道,同时还会降低5号位打破显卡热循环的效果,导致显卡更容易陷入自身热循环。此外,3号位进风还会重新吸入2号位排出的部分热量,特别是在机箱放置在桌子下方时,这种效应更为明显。对于现在常见的30和40系显卡采用的“吹透式散热”设计,3号位进风更是会与其发生冲突,降低显卡的散热效果。因此,最佳的综合散热方案是在3号位置不安装风扇。如果非要安装,可以考虑牺牲部分CPU散热效果,改为上部排风。如果要在保证美观的同时兼顾散热效果,可以使用PWM单独控制这个风扇,将其转速调至最低。
对于风冷海景房机箱的风道设计,其基本思路与常规机箱相似。但海景房机箱因底部有直吹显卡的设计,对显卡散热极为有利,同时还能显著延长显卡风扇的使用寿命,减少风扇磨损。不过,在海景房机箱中,左上角的风扇位置同样需要谨慎处理。为了获得最佳的散热效果,这个位置最好不安装风扇。如果考虑到外观因素,可以选择将其设置为排风状态。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需要在显卡散热和CPU散热之间做出权衡。与常规机箱相比,海景房机箱的后进风与CPU散热扇距离较近,因此不太容易受到左上角风扇的干扰。但无论如何设计风道,都应避免上部风扇向下吹风。这不仅是因为这样做违背了热气上升的物理学原理,更是因为它会阻碍显卡侧面的排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