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探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项目中PH检测的重要性,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相关的国家标准规定。这些标准为我们提供了评估土壤污染风险的框架和指导。
一、参照的国家标准
1.《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替代GB 15618—1995)》。
二、农用地土壤的关键污染物筛选
该标准提出了风险筛选和风险管制的两套值,这与之前的水、空气环境质量标准有所不同,更注重风险的分类与筛查,这样的方法更符合土壤管理的本质,能更科学地引导农用地与建设用地的安全使用。
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风险筛选核心项目包括:镉、汞、砷、铜、铅、铬、镍、锌等,具体风险值可参见表1。
风险管制项目则聚焦于镉、汞、砷、铜、铅、铬,其风险值详见表2。
当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不高于表1所列的风险筛选值时,我们认为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较低,可暂不处理;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需要加强对土壤的监测工作。
若土壤中镉、汞、砷、铜、铅、铬的含量超出了表1但还未达到表2的标准,这意味着存在农产品可能不达标的风险,这时应考虑调整农业措施。
而一旦这些污染物的含量超过了表2的标准,那么该农用地的土壤污染风险就被视为高,这时应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并考虑退耕还林等更严格的管控手段。
从这些标准解读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风险筛选还是风险管制,其项目都是基于土壤的酸碱性来设定的。不同的土壤酸碱性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筛选与管制值,从而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
三、实际案例分析
以水田中的镉含量为例,当镉含量为0.5mg/kg时,如果水田的PH值在6.5-7.5之间,那么其土壤污染被视为低风险;但若PH值降至5.5-6.5范围,则存在明显的土壤污染风险。
由此可见,PH检测在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进行此类评估时,我们首先应确定土壤的PH值,然后再深入检测其他污染物的具体含量,从而准确判断土壤是否存在污染风险。
目前市场上,虽然检测机构众多,但真正能够准确解读国家标准并满足用户专业检测需求的并不多见。鉴于此,郑州今农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醒广大用户,在选择检测机构时,务必审慎选择,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
我们深谙国家标准,能够为各类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土壤污染检测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高校、个人、种植户以及企事业单位。我们的检测迅速、准确,完全满足科研及实际应用需求;同时,我们还承接土壤质量分析业务,致力于为用户推荐更为科学的施肥方案,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
目前,我们已推出涵盖镉、汞、砷、铜、铅、铬、镍、锌及PH等九项基本项目的土壤污染检测套餐,以及包括土壤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酸碱度和含盐量在内的六项常规检测套餐,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