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拥有数十年历史的欧洲品牌中,Factor可谓是后起之秀。其前身为Aston Martin的流体力学技术提供商bf1system,尽管也有可能只是其创始人或老板曾在bf1system有过工作或股权关联。公开资料显示,Factor成立于2007年,而在国内真正受到关注,则可能是从2016年被华球代理引入大陆市场开始。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赛季末,Factor也首次亮相大环赛,随后在2017赛季,AG2R车队也选择了Factor作为战车。
Factor在当时备受瞩目的特点,莫过于其气动车架ONE独特的开裂下管设计,以及爬坡车架O2出色的轻量化(其命名也颇具意味)。2017赛季,罗曼·巴尔代凭借Factor在环法比赛中取得了GC第三的佳绩,这也可谓是Factor品牌的一大荣耀时刻(尽管他在2016赛季骑着Focus取得了GC第二)。这一成绩也充分证明了Factor完全能够经受住大环赛的严峻考验。
进入2020赛季,Factor重返世巡赛,此次赞助的是以色列单车学院(现已更名为以色列博泰)。同时,他们推出了全新的O2 Vam轻量爬坡车架,受到了从英力士转投以色列单车学院的弗鲁姆的高度评价。值得一提的是,同年8月,表哥也入股了Factor。
如今,Factor的主打车型Ostro Vam,作为一款轻量化气动车,与当下的潮流趋势保持高度一致,力求全面发展,无明显短板。在几何设计方面,它与Specialized的Tarmac SL6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以我个人为例,如果我在Tarmac SL6中选择56码,那么在Ostro Vam中,我同样可以选择56码作为完美替代。
Factor提供了众多别具特色的涂装选择,这里我随意挑选了几款个人特别喜欢或具有独特风格的涂装与大家分享。
此前,有关Factor的一个常见传言是,其产品实际上是由山东瑞豹生产并贴牌的。然而,这种说法显然过于简化了现代工业的复杂性。就好比说Dogma其实是由惠州女工手工打造的一样,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毕竟,在当今的制造环境中,许多品牌都会采用代工模式,但不能因此就认为所有产品都归代工厂所有,对吧?
另外,我个人并不太推荐Factor原产的Black Inc子品牌的轮组和操控件,表现相对一般。
值得一提的是,Factor的TT车确实令人印象深刻,Hanzo无疑是一款非常出色的产品。
还有,如果你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骑Factor,那很可能是因为经销商正在清库存,毕竟新赛季即将到来,新款车型也即将面世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