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新能源汽车慢充原理详解:接口与工作过程
抱歉,由于前两天生病了,所以第三期耽搁了。第三期主要是介绍新能源汽车交流慢充工作原理。至于如何诊断放到第四期介绍。

首先还是介绍一下慢充的各个接口以及作用。

图一展示了交流慢充枪端,图二展示了车辆端。记住一个口诀:面朝车辆端,左零右火,中接地。CP站左,CC站右。

CC:车辆发出检测信号,确认车辆与枪是否连接到位(连接确认)。
CP:充电桩发出,主要作用是唤醒车辆相关模块(控制确认)。
PE:保护接地。
L:火线。
N:零线。

部分车辆还有电子锁锁止以及温控检测信号。

介绍完各接口,开始结合图三介绍交流慢充工作。

首先是CP,正常情况充电枪内部会发出1个12V电压(未连接检测点1反馈12V)。连接之后经过R1(1千欧)一路到达车辆控制装置(例如VCU,OBC,BMS,多数OBC),并且OBC唤醒VCU和BMS,车辆锁定充电状态,无法行驶。另一路去R3(2.7千欧)和R2(1.7千欧),但是R2暂时不通,所以R1,R3串联会将12V拉低,检测点有一个8-9V电压,说明枪和车进行可靠连接。

CC,由于车辆控制装置被唤醒,自检完成之后,对外发出一个12V(部分5V)检测信号。没有连接,检测点3会有一个12V电压,连接以后要区分几种情况。

通过这些原理介绍,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新能源汽车慢充的工作过程。
03‑08

暂无评论内容

来发布第一条评论吧

发表神评妙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