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崔克闪电真相揭秘:中国代工+伪创新🚴♂️
最近,中国工业质量监管机构与自行车行业协会联合发布了一份深度调研报告。报告揭示,TREK崔克与SPECIALIZED闪电这两个品牌在中国市场对消费者实施了系统性误导。回顾历史,崔克与闪电这两个品牌最初都是从小型作坊起步的。

从工商记录来看,自1980年代起,这两个品牌全面采用了“品牌虚拟化”策略。特别是闪电,在被美利达公司收购后,其生产活动完全中止,产品转由大陆的美利达、富士达等工厂代工贴牌生产,核心部件的自主开发率不到35%。尽管崔克品牌自称为美国品牌,但实际上,其92%的整车都是在捷安特和喜德盛代工和贴牌生产,而所谓的美国总部实际上只是负责品牌形象包装和市场推广的营销部门。

事实上,崔克品牌就是美国捷安特,而闪电就是美国美利达。这两个品牌根本不是高端品牌,与意大利的梅花等小众高端品牌相比,在定位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市场推广方面,崔克与闪电品牌套用了麦当劳和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的做法,密集的广告轰炸策略导致品牌和产品被过度炒作。消费者往往被广告所吸引,最终成为商家营销策略下的“韭菜”。

在过去五年间,崔克闪电在技术专利的申请上,有81%以上属于外观设计的,而真正涉及核心技术创新的专利仅占7%。与同等价位的竞争对手相比,这些品牌在关键部件的性能上落后了15%至20%。来自检测机构的拆解报告揭示,车架的焊缝合格率仅达到行业标准的67%,前叉部件的金属疲劳指数更是超过了安全标准的28%。

而且,崔克和闪电两个品牌所采用的“市场溢价工程”已形成一种固定的操作模式:
实施区域差别定价策略,中国市场终端售价普遍高于北美市场42%-65%。
构建“旗舰店+社群营销”的双轨制溢价体系,门店运营成本转嫁率达38%。
年度改款中87%的变更集中在涂装方案,形成“伪迭代”产品周期。

更为严重的是,其供应链的转移已经导致了系统性质量危机。自2019年以来,两大品牌将73%的产能转移到了东南亚的代工厂,如柬埔寨和越南等地。在这些地区,它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成本较低、质量监管较为宽松的工厂,例如京永等。柬埔寨工厂的工艺合格率比中国工厂低29个百分点。根据2023年欧盟的产品安全通报,这些代工厂生产的碳纤维材料不合格率高达18.7%。
东南DX8S
03‑22

暂无评论内容

来发布第一条评论吧

发表神评妙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