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普通人的财务自由之路84:地理套利
地理套利(Geographic arbitrage)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利用不同地方的差异来赚取更多收益。比如物价、生活成本、汇率、税收优惠等等。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在高收入地区赚钱,然后去低收入地区花,比如在硅谷工作,到东南亚生活,或者在深圳拿高薪,去长沙、成都享受低消费。很多“数字游民”就是这么干的,同样的生活质量,花费可能连三分之一都不到,这就是“正向”地理套利。
不过,今天我想聊的是“反向”地理套利——同样的工作,赚更多的钱。最近去北海道滑雪,遇到了一些普通人,他们的经历让我很受启发,分享给大家。
我们从深圳出发去香港机场,因为行李多,包了一辆阿尔法七座车,花了800块。路上和司机师傅聊了聊,他以前是开货柜车的,一个月能挣一两万。去年开始挂靠香港公司,专门跑深港专车。车是租的,包牌包保险,一个月固定成本一万,油费和收入的20%交给公司,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师傅每天跑6趟香港机场往返深圳,一天收入4800块。去掉成本、休息日和接单波动,一个月稳稳赚三四万,比之前翻了一倍。
我算了算,香港机场到深圳一趟80公里,跑6趟就是快500公里。我问师傅,这工作强度大吗?他说,累是累,但比开货柜车轻松多了。
**小贴士**:同样的工作,更低的工作强度,在高收入地区(比如香港)就能赚更多。
还有一件事,昨天在二世谷滑野雪,山上雾很大,为了安全请了一位野雪导滑,一天10万日元,没错,就是这个价,而且这还算便宜的。导滑非常专业,装备齐全,即使大雾也能准确判断路线,我觉得这钱花得值。聊天得知,他以前在国内滑雪场当教练,一个月收入一万左右,上个雪季开始来北海道做野雪导滑,一天收入8-12万日元不等。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技术门槛和专业提升,不是随便就能做的。
**小贴士**:同样的工作,提升专业技能+去高收入地区(比如日本),收入也能翻倍。
你身边有类似的“地理套利”案例吗?欢迎分享!
03‑23

暂无评论内容

来发布第一条评论吧

发表神评妙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