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条口碑
2023款 380TSI 夺目版
23.49万
裸车购买价
广州
购买地点
2300
里程
2023款 380TSI 夺目版
21.50万
裸车购买价
成都
购买地点
2000
里程
2023款 380TSI 夺目版
21.90万
裸车购买价
石家庄
购买地点
2800
里程
暂无外观图
1814条口碑
23.49万
裸车购买价
广州
购买地点
2300
里程
21.50万
裸车购买价
成都
购买地点
2000
里程
21.90万
裸车购买价
石家庄
购买地点
2800
里程
2017年的日内瓦车展上面,大众展出了一款名为Arteon的中型车,将之作为CC的后继车型。它在国外使用着Arteon的名字,售价和奥迪A5很相近,到了国内,则成为了第二代CC,在中型车中定位是偏高的,比自家的迈腾和帕萨特高半级。
新一代CC有很多传承和创新,传承下来的就是一个Fastback的造型,从外形上来看,也是很像奥迪A5的,四个车窗也依旧是无框设计;创新的就是它的车头部分,换上了新的格栅设计,下一个阶段大众车型也会普遍使用这一种格栅,引擎盖也做了全覆盖的设计,虽然并没有什么功能上的作用,但是在设计上,引擎盖和车身腰线的连接就变得很自然了。车尾部分最大的亮点就是掀背的尾箱盖,上一代CC的尾箱是普通的打开方式,这一代用了掀背,虽然在取放大件行李,或者视觉效果上面来说非常好,但是掀背机构本身的可靠性会受到比较大的考验。
动力总成是2.0T发动机的高低版本,低功版是180马力,高功版是220马力,搭配DQ381七速湿式双离合,大众的湿式双离合在近几年的调校都是偏向于把换挡速度调慢的,一脚地板油下去当然还是可以很迅速地连降几挡,但是在日常驾驶当中,换挡已经比以前那些要慢了,把换挡速度降低,有保护变速箱的考虑,也有保证平顺性的考虑,如果你更追求换挡的轻快感,动力的响应性,奥迪的双离合车型在这方面确实比大众做得更好。
悬挂方面并不是全系都标配DCC自适应悬挂的,它有14段软硬可调,除了最软和最硬两端的差异非常明显以外,其他的都没有做得很极端,调到最软也会听到很多轮胎的细碎震动,调到最硬,虽然支撑性很好,但是车身侧倾的动作还是大了一点。底盘的极限很高,但是方向盘的调校比较模糊,人车沟通感并不强,即便调到运动的方向盘设定,也不过是阻尼变大了,对指向性并没有什么帮助。
和外型相比,这一代CC的内饰就很无聊了,因为就是将迈腾上面那一套拿了过来,换了一点碳纤维饰板,高配车型会有液晶仪表盘,还会有手势控制,但是功能并不多,也就是调一下音量,切换一下图标,确认还是需要用手指点击。
视野方面受到造型的影响,整体的表现并不好,如果坐姿比较高,前方的视野会被顶棚遮住一部分,调得比较低的话,左边车窗的影响不大,但是右边的后视镜本来就很小,底部还会被窗线遮住一部分,有抬显的车型就可能看不全抬显的信息了。溜背的造型导致了后挡风玻璃的面积很狭窄,CC还在后排中央加上了头枕,整个后方视野就更差了。
CC这一次和国外版本是保持一致的,并没有拉长轴距。因为这一代CC本身就比上一代要长了110mm,在后排空间上面就体现得很明显,膝部空间已经超过一掌,头部也有偷空,1米8以上也不会有顶头的感觉。中央地台隆起相当高,因为国外的Arteon是有四驱版本的,共用一个平台的CC也要分摊这个平台的缺点。CC后排的坐垫和靠背是设计过的,坐姿比迈腾要自然很多,坐垫的材质偏硬,不会像日系车那种一坐上去就很舒服的感觉。
上一代CC在美国消费者报告的可靠性调研中表现很差,基本上每一个部位都会有故障发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到了第二代车型,美国消费者报告也只给出了2分(总分5分)的预期可靠性得分,并不乐观。
Arteon在海外参加了E-NCAP和A-NCAP的碰撞测试,均获得5星评价,乘员保护部分均为96分,这个分数在E-NCAP上进入了2017年的前五。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