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巡航是什么,什么时候用最好,老司机告诉你

现在的新车,功能是越来越多了,仪表盘和方向盘上的按钮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其中有一个按钮,上面画着一辆小汽车,后面还带着几条像无线信号一样的横线,这个就是咱们今天要聊的主角——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也就是大家常说的ACC。

很多朋友的车上都有这个功能,但可能从买车到卖车都没正经用过几次。

自适应巡航是什么,什么时候用最好,老司机告诉你-有驾

有的是觉得这高科技玩意儿信不过,心里没底;有的是压根没搞懂怎么用,索性就让它一直闲置着。

其实,这真的是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只要了解了它的脾气,用对了地方,能给我们的驾驶带来很大的便利。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个自适应巡航,到底比它那个“老前辈”——传统定速巡航,高级在哪儿。

传统的定速巡航,说白了就是个很“死板”的功能。

你把它设定在时速100公里,它就会像个听话但不会变通的士兵,严格执行命令,一直保持100公里的速度往前跑。

不管前面是车还是墙,只要你不踩刹车取消,它就绝不减速。

在几十年前路况简单的时候,它确实能解放右脚,但放到今天车流密集的道路上,这种“一根筋”的设定就显得既不方便,也充满了安全隐患。

而自适应巡航,就智能多了。

它相当于给车辆装上了一双“眼睛”和一个“大脑”。

这双“眼睛”通常由毫米波雷达和前置摄像头组成。

雷达负责探测前方车辆的精确距离和相对速度,它的优点是不受光线影响,穿透雨雾的能力也比较强。

摄像头则负责识别前方的物体到底是不是一辆车,还能识别车道线。

当这两个部件收集到信息后,就会传递给车辆的“大脑”,也就是行车电脑。

当你启动自适应巡航,并设定好一个最高行驶速度和跟车距离(一般会有三到四档可调,分别代表远、中、近三种不同的跟车间距)后,这套系统就开始工作了。

如果前方道路空旷,没有任何车辆,那它就会自动加速到你设定的最高时速。

自适应巡航是什么,什么时候用最好,老司机告诉你-有驾

一旦探测到前方有车,它就会自动调整车速,与前车保持你设定的安全距离,实现自动跟车。

前车快,它也快;前车慢,它也慢。

现在很多车型配备的都是全速域自适应巡航,功能更加强大,哪怕前方车辆刹停,它也能跟着平稳地刹停,在等待几秒后如果前车再次起步,它还能自动跟上。

整个过程,你的右脚完全可以放在一边休息,只需要手握方向盘,专注于观察路况就行,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减轻驾驶疲劳。

那么,什么情况下使用自适应巡航最合适,体验最好呢?

答案非常明确:路况相对简单、车流平稳的路段。

最典型的场景就是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

想象一下,节假日你开车回家,在高速上一开就是好几个小时,路况又不堵,这时候开启自适应巡航,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你不用再精神高度紧张地去精确控制油门和刹车的细微变化,系统会帮你处理好这些繁琐的操作。

根据交通部门的统计数据,长途驾驶疲劳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自适应巡航能有效缓解驾驶员的身体和精神疲劳,让你能把更多精力放在观察周围环境、预判潜在风险上,从这个角度看,它确实提升了行车安全性。

同样,在城市里不那么拥堵的高架桥或者环路上,车辆走走停停,使用带跟停功能的全速域自适应巡航,也能让你在堵车时更加从容,告别右脚在油门和刹车之间来回切换的酸痛。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这项过去常常出现在几十万豪华车型上的高端配置,已经被我们国内众多汽车品牌下放到了十几万的家庭用车上,普及率非常高。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配置增加,其背后更体现了我国汽车工业在传感器技术、芯片算法和智能驾驶领域的飞速发展和强大自信。

然而,任何技术都有其局限性,自适应巡航也绝非万能。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只是一个L2级别的驾驶辅助系统,而不是全自动驾驶,在一些复杂情况下,过度依赖它反而会带来危险。

第一种要特别小心的,就是车流量大、频繁有车辆并线切入的路况。

自适应巡航是什么,什么时候用最好,老司机告诉你-有驾

自适应巡航的雷达探测范围主要集中在正前方一个锥形的区域内。

对于从侧方突然强行“加塞”进来的车辆,系统的反应可能会慢半拍。

因为它需要一个短暂的时间来识别这个新出现的目标并作出反应。

最好的情况是系统来一脚急刹,虽然有点突兀但保证了安全;而最坏的情况,就是系统没能及时反应,需要驾驶员瞬间接管,紧急刹车,这就非常考验驾驶员的专注度了。

第二种情况,是在曲率较大的弯道上。

当你跟着前车进入一个大弯,由于弯道角度太大,前车可能会暂时脱离你车辆雷达的正面探测范围。

这时,系统会误认为前方道路已经通畅,于是开始执行“加速到设定最高时速”的命令。

可以想象,在弯道里车辆突然加速,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

所以,在通过高速匝道或者盘山公路这类弯道时,最好还是关闭巡航功能,由自己来控制车速。

第三种,是恶劣天气和特殊路况。

在大雨、大雪、大雾天气下,雨雪和雾气会严重干扰雷达和摄像头的正常工作,就像人戴了一副模糊的眼镜,看不清也看不远。

此时系统可能会频繁报错,或者干脆自动退出,甚至可能出现误判。

另外,在连续的长下坡路段,仅靠系统控制的发动机反拖和有限的制动力,可能不足以稳定地控制车速,存在车辆超速的风险。

在这些高风险路况下,最可靠的永远是驾驶员自己的判断和操作。

总而言之,自适应巡航是一项伟大的技术创新,它是一个能帮你分担驾驶任务、提升行车舒适度的“好帮手”,但绝对不是一个能让你高枕无忧的“全职司机”。

在使用它的时候,我们的手不能离开方向盘,眼睛不能离开路面,大脑更要时刻保持清醒,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把它用在它擅长的场景,它就是神器;在它不擅长的场景里滥用它,就可能变成事故的导火索。

了解它的能力,更要清楚它的边界,做一个聪明的驾驶者,让人与科技更好地结合,才能让我们的出行之路变得更安全、更轻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