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热度下降?2025年9月“带发动机的新能源”销量出现负增长

  芝能汽车出品

  2025 年 9 月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个挺有意思的情况,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达 128.4 万辆,同比增长 16%,环比也增长 17%,但是纯电很正常,插电和增程都负增长了。

  纯电车型表现亮眼,销量 83.5 万辆,同比增长 32%,环比增长 19%;

  但插混车型销量 34.5 万辆,同比下降 2%,环比增长 16%;

  增程车型销量 10.4 万辆,同比下降 14%,环比增长 8%。

  要是 2026 年购置税产品技术条件有变动,插混车型会不会进一步减少呢?而且增程车型因大电池导致成本上升,明年纯电车型难道要 “一统江湖” 了?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事情。

增程热度下降?2025年9月“带发动机的新能源”销量出现负增长-有驾

  01

  总体榜:小车爆发与结构分化并行

  2025年9月,中国新能源市场TOP30车型榜单显示出两个核心特征:小型化与多元化。

  销量榜前五名中有三款为A00级纯电小车——宏光MINI、元UP、海鸥——合计销量超过10万辆,占比超过榜单总量的20%。

  价格低和城市通勤场景适配,成为这类车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

  中高端车型则出现明显分化。特斯拉Model Y依旧稳居第二(5.12万辆),比亚迪的秦PLUS DM-i、元UP、海豹06 DM-i等车型虽整体仍强势,但部分产品出现同比下滑。

增程热度下降?2025年9月“带发动机的新能源”销量出现负增长-有驾

  整体来看,9月的新能源市场从车型就是在“精细化竞争阶段”,小车支撑规模扩张,主流插混和增程车型增速就是下来了甚至开始负增长,而纯电中高端车型则进入品牌化、差异化竞争的淘汰期。

  02

  纯电榜:小车领跑,中端车型承压

  纯电动车市场榜单前三均为宏光MINI、Model Y、吉利星愿。尤其是星愿,以4.81万辆的成绩一跃成为自主品牌新标杆,同比增长高达4700%。

  小车的爆发让我们开始发现纯电用户需求正在从“高续航焦虑”转向“实用代步与价格敏感”。

  Model 3销量为2.04万辆,同比下降15%,比亚迪海鸥、元PLUS等车型也出现40%以上跌幅,用户对新入市产品的关注转移。

增程热度下降?2025年9月“带发动机的新能源”销量出现负增长-有驾

  纯电市场正回归两极化:

  一端是极致性价比的A00/A0级产品支撑增长;

  另一端是高性能、高智能化的中高端车型维持品牌价值,中间层的“同质化家轿”正在被市场淘汰。

  03

  插混榜:比亚迪仍强势,但领先优势被稀释

  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依旧是比亚迪的主场,秦PLUS DM-i、秦L DM-i、海豹06 DM-i三款车型占据榜单前三,合计销量超6.5万辆,从同比数据看,除秦PLUS外,其余两款车型均下滑超过50%。

  吉利银河A7和哈弗猛龙稳居前十,长安启源Q07、奇瑞风云A9L等新车也迅速上量,WEY高山插混9月卖出0.78万辆,同比暴增近30倍。

增程热度下降?2025年9月“带发动机的新能源”销量出现负增长-有驾

  比亚迪在插电领域的单车增长动能减弱,其他自主品牌通过差异化定位(如家庭大空间、越野插混、豪华混动MPV)正在突破传统的轿车格局,插混市场原来在小型轿车和SUV是被纯电替代的。

  04

  增程榜:问界领跑,理想进入调整期

  9月的增程式车型榜显示出鲜明的品牌分化。问界M8以1.88万辆夺冠,M9、M7也进入前五。

  理想L系列普遍下滑50%以上,L6虽仍卖出1.23万辆,增程市场的重组,背后是技术平台代际切换与品牌节奏错位的双重作用。

增程热度下降?2025年9月“带发动机的新能源”销量出现负增长-有驾

  新势力中,零跑C16、岚图FREE、北京40增程版表现突出,均实现环比正增长。尤其是C16,以57%增长率成为唯一稳步攀升的中大型SUV,深蓝、东风也在以更广泛的产品线扩展增程技术的适用场景。

  增程市场的增长逻辑正在从“补能焦虑”向“效率平衡”转变,这波大电池增程带来的成本增加是否有效带来销量增加我们再看看。

  小结

  增程和插电领域的变化,我们会持续跟踪,2026年可能变化更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