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最近有点“猛”,不是那种咋咋呼呼的闹腾,是那种憋着一股劲儿,要在地图上重新给自己定位的狠劲。你以为这还是那个风筝之都?人家早就开始在下一盘大棋了。
这盘棋的棋眼,就在海上。9月12号那天,《潍坊港中港区5万吨级航道工程施工中标候选人公示》一出来,懂行的人就知道,这事儿不简单。以前那个3.5万吨级的航道,应付小船还行,可现在船越造越大,吃水动不动就超10米,大船想满载进港,得看潮汐的脸色,憋屈。这次直接扩建成5万吨级,航道全长66公里,设计底标高最深挖到-14.0米,船舶吃水能提到14米。说白了,就是把卡了多年的嗓子眼,彻底给拓宽了,以后5万吨的大油轮可以直接乘着潮水进来,物流成本能降一大截。这哪是挖泥,这简直是在为整个潍坊的工业经济疏通命脉。
光有港口还不够,货出不去,进不来,等于建了个漂亮的码头当摆设。所以,铁路必须跟上。潍坊滨海到潍坊西的疏港铁路,可行性研究的招标计划10月份就要启动。这条全长超过70公里的铁路,就像一条主动脉,直接把港口和胶济铁路这条国家级干线连起来。以前潍坊北边沿海的好东西,想运到内陆腹地,得绕不少圈子。等这条铁路一通,港口的经济腹地就能直接向内陆纵深好几百公里,那画面,想想都带劲。
铁路织网,公路更不能落下。潍坊港疏港高速,总投资42.1亿,全长近28公里,双向四车道,时速120公里,直连潍日高速。这项目海域段的施工队已经进场,钢平台、支栈桥都开始搭了,陆地部分的手续也在玩命地跑。另一条更长的线,潍坊到邹城的高速,最近也拿到了省发改委的核准批复,全长284.5公里,直接把胶东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给串了起来。这两条高速,一条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效率问题,另一条是打通区域经济的大循环。
如果说前面这些都是为了“货”,那潍宿高铁就是为了“人”。这条从潍坊北站出发,一路向南直达江苏宿迁的国家级项目,光是在坊子区那一段,就要投进去26.3亿。截至9月初,桩基都打了253处了。这条高铁的意义,已经不只是方便人来人往,它是在重塑区域经济的版图,把潍坊拉进了长三角经济圈的辐射范围。
你看,航道、疏港铁路、疏港高速、干线高速、高铁……这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零散工程,这是一整套组合拳,环环相扣。海陆空铁,四张网正在织成一张巨大的牌,目标直指那个听起来有点专业的词——“多式联运体系”。潍坊这是铁了心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真正的交通枢纽,一个不只服务于自己,更能辐射山东半岛乃至更广区域的物流中心。
当这些钢筋水泥的交响乐在潍坊大地上奏响时,一个不一样的潍坊,其实已经在路上了。就是不知道,这波大建设,普通人的口袋能跟着鼓起来多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