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检西部李宝基:20%电动车不合格,印度摩托质量远超自主

你见过卖一辆亏两百还要硬着头皮生产的摩托车吗?当前的中国摩托车行业正陷入这样尴尬的处境。行业内部竞争过于激烈,已经影响到产品安全和整体发展。中检西部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宝基最近在一次行业会议上指出了这个问题带来的多方面影响。

根据他们的抽查数据,目前摩托车和电动车产品的合格率徘徊在百分之八十左右。这意味着每五辆车里就有一辆不符合国家标准。而这些标准本身只是最基本的安全和环保要求,并非特别严格的规定。即使这样,仍有部分企业无法达标。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感受,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海外市场的情况也不乐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摩托车曾经凭借价格优势占据东南亚市场很大份额。但由于企业之间不断压低价格竞争,现在我们在那里的市场份额已经不到百分之五。2019年的一次测试很能说明问题:检测机构在缅甸购买了六个中国品牌和部分印度、日本品牌的摩托车进行对比测试。经过一万公里可靠性测试后,印度TVS摩托车没有出现任何故障,甚至不需要更换零件,而一些中国品牌的产品则表现不佳。

这种短期行为还导致企业不断推出新车型。如果某款车销量不好,企业会立即转向开发下一个车型。大型企业每年甚至要推出几十款新产品。这种快速更迭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研发成本,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在技术研发方面,摩托车行业的投入明显不足。虽然燃油摩托车市场仍然存在,但在油电混合技术、高性能电池和电驱系统方面进展缓慢。许多汽车领域已经成熟的技术完全可以应用到摩托车上,但企业似乎更关注销售渠道的建设,而不是技术创新。

利润方面的情况更令人担忧。目前燃油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生产企业共有四五百家。其中电动车的生产成本在1800到2000元之间,但出厂价却只有1500到1800元。每卖出一辆车,企业就要亏损一两百元。即使这样,企业也不能停止生产,否则整个生产线都会停摆。

资源浪费问题同样值得关注。目前全国有超过三亿辆电动自行车和一亿辆摩托车。新国标实施后,管理虽然更加严格,但产品质量并没有明显提升。很多电动自行车使用三年后性能就严重下降,不得不报废。这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也对环境造成了压力。

看来只顾眼前利益的做法确实会给行业带来长远的不利影响。你觉得我们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中检西部李宝基:20%电动车不合格,印度摩托质量远超自主-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