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聊买车,他一脸纠结地问我:“你说本田CR-V和皓影到底怎么选啊?”我还没来得及回答,旁边另一位刚提车的哥们突然插话:“你们听说过ZR-V致在吗?我上个月刚提了一辆,裸车9万出头,混动油耗5个油,开起来跟CR-V一个底子!”这话一出,整个茶水间都安静了——本田SUV卖到国产车价格?这事儿听着就跟超市里突然发现进口牛排卖白菜价一样魔幻。
说实话,要不是亲眼在4S店看到价格牌,我也很难相信本田能出这个价位的SUV。展厅里最显眼的位置永远留给CR-V和皓影,销售小哥开口就是“保值王”、“销量王”。可你要是绕过那两台明星车往角落里找,准能发现一台挂着“综合优惠7万”牌子的SUV,前脸长得像玛莎拉蒂,侧面轮毂比CR-V还霸气。这不就是传说中的ZR-V致在吗?隔壁老王上个月刚提了辆顶配,落地不到15万,天天在朋友圈晒油耗,看得小区里开新能源车的邻居都直呼“这不科学”。
1. 价格屠夫还是技术下放?
这车最魔性的地方在于,明明和CR-V共享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大件,价格却直接腰斩。销售顾问老张跟我说了个真实案例:上个月有对小夫妻来看车,本来冲着CR-V混动版来的,结果看到ZR-V致在的价目表当场懵圈。丈夫拿着配置单反复确认:“2.0L混动系统真是第四代?跟CR-V混动一模一样的?”得到肯定答复后,妻子直接掏出手机开始查银行卡余额——原本准备买CR-V中配的钱,居然够提ZR-V顶配还多出两万块旅游基金。
仔细看参数表会发现玄机,ZR-V致在的混动版工信部油耗5L/100km,和CR-V混动数据完全一致。我特意借了朋友的车跑了一趟跨省长途,实测高速油耗4.8L,市区堵车也才5.3L。加油时旁边开雷凌双擎的大叔盯着仪表盘直嘀咕:“你这本田表显坏了吧?”
2. 开起来像轿车还是SUV?
第一次摸方向盘的感觉很奇妙。油门踩下去那瞬间,电机悄无声息地把车推出去,等发动机介入时车速已经提到60km/h了。方向盘确实比CR-V沉,但转弯时有种开思域的错觉——车身跟随性极好,完全不像台SUV。上周陪同事去宜家拉货,后备箱塞满组装家具后,2.0L混动的后劲就显出来了。上高架匝道时油门到底,电机和发动机同时发力,推背感居然比他的1.5T CR-V还猛。
不过真要较真空间的话,ZR-V致在确实比CR-V短了8公分。但就日常家用来说,我178cm身高坐后排膝盖离前座还有两拳,同事家刚上初中的双胞胎在后排打闹完全没压力。倒是车顶的溜背造型让后备箱高度矮了点,上次帮人运盆栽,一米五的散尾葵得斜着放才行。
3. 配置能打还是表面功夫?
现在合资车减配成风,但ZR-V致在的中配就给了全套L2辅助驾驶。上周暴雨天开高速,车道保持+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简直救命神器。最意外的是顶配的Bose音响,放《加州旅馆》时鼓点震得方向盘都在颤,朋友坐副驾直喊:“你这音响改装花了多少钱?”我默默指了指车门上的原厂标——他CR-V车主当场破防。
不过车机系统还是本田祖传的“老年机”风格,触屏反应慢半拍,语音助手经常把“打开天窗”听成“打开天才”。好在无线CarPlay救场,导航听歌完全够用。倒是手机无线充电板位置尴尬,每次取手机都得解开安全带探身子,设计师怕是没考虑过胖子的感受。
4. 为什么卖不动?
4S店王经理跟我掏心窝子:“这车我们进一台亏两万,厂家硬压的任务。”看销量数据更扎心——上个月整个华东大区才卖出去37台。隔壁国产新能源店销售都跑来打听:“你们那台本田是不是要停产了?”
说到底还是认知问题。多数人进本田店直奔CR-V,压根不知道还有这款车。厂家宣传费估计都砸CR-V和皓影上了,ZR-V致在的广告我在抖音刷了三个月才见过一次。再加上“便宜没好货”的心理作祟,很多人宁愿加钱买CR-V低配,也不愿相信这台“本田亲儿子”的性价比。
上个月遇到个真实案例:95后小伙拿着父母给的20万预算来看车,销售推荐ZR-V致在混动顶配,小伙父亲当场黑脸:“我儿子第一辆车必须买正经SUV!”最后硬是加了3万提了CR-V燃油版。结果小伙开了半个月跟我吐槽:“油耗比我爸的老雅阁还高,肠子都悔青了。”
说到底,汽车市场有时候跟追星一样盲目。CR-V就像娱乐圈的顶流,粉丝们闭着眼买单;ZR-V致在则像实力派演员,明明演技在线片酬便宜,偏偏缺少曝光机会。不过对于懂行的消费者来说,这反而成了捡漏的机会——花紧凑型轿车的钱,买台和CR-V同源的混动SUV,这笔账怎么算都值。下次再有人问“9万能买什么靠谱SUV”,别急着推荐国产,带他去本田展厅最角落转转,说不定就有惊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