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觅科技入局造车,对标布加迪,又一重磅玩家诞生

最近,一则消息在科技圈和汽车圈里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一家我们很多人都熟悉的、主要生产扫地机器人和吸尘器的公司——追觅科技,突然高调宣布要进军汽车制造业。

这本身已经够让人意外了,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立下的目标:首款产品将是一款顶级的超级跑车,直接对标的是汽车界金字塔尖上的品牌,比如布加迪。

这个消息一出来,大家的第一反应普遍是既好奇又有些怀疑。

追觅科技入局造车,对标布加迪,又一重磅玩家诞生-有驾

毕竟,现在的汽车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连许多经验丰富的老牌车企都感到压力山大,一个从家电领域跨界过来的新玩家,一上来就挑战最高难度,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究竟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布局,还是仅仅为了博眼球而喊出的响亮口号?

这件事情并非空穴来风,追觅科技的态度看起来非常认真。

根据他们发布的信息,这个造车项目并非一时兴起。

早在2013年,公司的创始人俞浩在清华大学的创新平台上,就已经写下了第一份造车计划书。

可以说,这是一个沉淀了十多年的梦想。

如今,经过在智能清洁电器领域近十二年的技术积累和资本积累,他们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追觅科技入局造车,对标布加迪,又一重磅玩家诞生-有驾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追觅已经组建了一个规模接近千人的造车团队,并且还在持续扩张中,计划在2027年正式发布这款超级跑车。

公司内部也发出了充满激情的动员信,明确提出要“造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展现了他们破釜沉舟的决心。

那么,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来了:一家做吸尘器的公司,凭什么有底气去造一台能和布加迪相提并论的超级跑车?

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觉得这两个领域风马牛不相及。

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追觅科技的技术储备,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首先,追觅最引以为傲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他们自主研发的高速数字马达。

他们的马达转速可以达到每分钟20万转以上,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据。

追觅科技入局造车,对标布加迪,又一重磅玩家诞生-有驾

要知道,目前市面上顶尖的电动汽车,其电机转速通常也就在2万转左右的水平。

更高的转速,意味着在输出同样功率的情况下,电机可以做得更小、更轻,也就是所谓的功率密度更高。

对于超级跑车来说,每一克重量都至关重要,轻量化和强大的动力输出是其性能的基石。

追觅在超高转速电机设计、制造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可以直接应用到电动汽车的高性能电驱动系统上,这无疑是他们手中最硬的一张牌。

其次,现代汽车早已不是一个纯粹的机械产品,它越来越像一个复杂的智能终端。

追觅在研发扫地机器人等产品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关于智能感知和人工智能算法的技术。

比如,一个先进的扫地机器人需要通过激光雷达和摄像头来精准地绘制室内地图,识别并避开地上的各种障碍物,同时还要能自主规划出最高效的清扫路径。

追觅科技入局造车,对标布加迪,又一重磅玩家诞生-有驾

这些技术,比如视觉识别、场景建模、自主路径规划等,与智能汽车所需要的高级别辅助驾驶系统(ADAS)在底层逻辑上是相通的。

将这些在服务机器人上已经得到商业化验证的技术,移植并升级应用到汽车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系统中,对追觅来说是一条顺理成章的技术延伸路径。

再加上他们手中握有的数千项全球专利,其中不少都覆盖了传感器、电机控制、人机交互等智能汽车的核心领域,这都构成了他们敢于跨界造车的技术基石。

理解了他们的技术优势,我们再来看他们的市场策略。

为什么第一款车不选择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SUV或者轿车,而是直接挑战超跑?

这种打法其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过先例。

当年,蔚来汽车在品牌创立初期,也是先不计成本地打造了一台电动超跑EP9,并把它拉到德国著名的纽博格林赛道上刷新了圈速纪录,一战成名。

追觅科技入局造车,对标布加迪,又一重磅玩家诞生-有驾

这台超跑虽然没有大规模量产销售,但它成功地为蔚来品牌树立起了高性能、高科技的形象,起到了一个“技术图腾”的作用。

当消费者认识到这家公司有能力造出世界顶级的跑车时,自然也会对它后续推出的量产豪华车型产生更高的信任感。

追觅科技很可能也是想复制这条“高举高打”的路线,先通过一款极致性能的产品来证明自己的技术实力,迅速在市场和用户心中建立起高端品牌形象,然后再将相关的技术下放到后续更亲民的车型上。

在国内超跑领域,能够真正拿得出手的自主品牌寥寥无几,这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蕴含着填补市场空白的巨大机遇。

最后,我们不妨思考一下更深层次的原因:为什么在汽车市场已经如此“内卷”的今天,还会有像追觅科技,以及之前同样是做扫地机器人起家的石头科技创始人所创立的极石汽车这样的科技公司,选择投身到造车这个“烧钱”的行业中来?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们原先所在的消费电子或智能家居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也很快触及到了增长的天花板。

市场格局逐渐稳定,头部品牌占据了大部分份额,新进入者或者后来者想要继续实现高速增长变得越来越困难。

追觅科技入局造车,对标布加迪,又一重磅玩家诞生-有驾

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寻找新的、市场空间更广阔的增长点,也就是所谓的“第二增长曲线”。

而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是当前最具想象空间和发展潜力的赛道之一。

更关键的是,汽车产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正在重塑整个行业的规则。

传统燃油车时代由发动机、变速箱构筑的高耸技术壁垒正在被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电池、电机、电控以及软件算法成为了新的核心竞争力。

这恰恰为那些在电子技术、软件和人工智能领域有深厚积累的科技公司,打开了一扇进入汽车行业的大门。

它们或许不擅长传统的机械制造,但它们懂得如何让产品变得更“聪明”。

因此,追觅科技的这次跨界,看似是一次大胆的冒险,实则是在行业变革大潮下,为寻求突破和发展而做出的一次必然的战略选择。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科技企业不断向上攀登的雄心和敢于挑战未知领域的勇气。

当然,造车之路道阻且长,充满了不确定性,但这种敢于做梦并为之全力以赴的精神,本身就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