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的造车九年,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商业悲歌,远比任何小说都精彩。
从“下周回国”的戏谑开场,到FF 91最终交付,这九年的起落,足以谱写一部现代商业史诗。
然而,首批交付的仅仅是二十辆售价高达两百二十万人民币的车型——这与其说是量产车,不如说是限量版艺术品,更像是一种精准的“财富收割”。
我们不妨深入探究这九年的历程,看看贾跃亭究竟是怀揣着怎样的梦想,还是仅仅沉醉于资本的盛宴?
FF 91的技术参数,无疑令人惊艳:三吨重的车身,2.39秒的百公里加速,以及800公里的续航里程。
这数据,足以媲美任何一款顶级超跑。
但反观其售价,却足以购买两辆特斯拉Model S Plaid,甚至三辆蔚来ET7。
如此高昂的价格,却对应着手工组装的生产模式以及年产量不足三百台的现实,这其中的性价比,实在令人难以捉摸。
这仿佛是“买椟还珠”的现代版翻版,你付出了购买汗血宝马的代价,却只得到了一匹精心打扮的驽马。
九年间,贾跃亭累计融资超过三十亿美元,日均烧钱八十万人民币。
这烧钱速度,堪比古代帝王挥霍国库。
资金的去向,从FF的财务报表中可见一斑:巨额亏损,研发投入大幅缩减,甚至连员工工资都难以支付。
这如同《史记》中描述的那些挥霍无度的帝王,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贾跃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似乎变成了“天生我材必烧钱”。
更令人瞩目的是贾跃亭的资本运作手段。
他熟练运用各种金融工具,通过增发股票、发行可转债等方式,巧妙地将散户资金吸纳其中。
许多投资者感叹,贾跃亭描绘的蓝图,比A股的K线图还要变化莫测,更像是在上演一出大型的“空城计”。
FF 91号称搭载先进的AI技术架构“aiHyper 6x4 2.0”,并拥有所谓的“第三AI空间”,可以实现语音和手势控制。
然而,这些技术,早已被特斯拉等公司广泛应用。
这种技术上的“缝合怪”策略,就好比一个厨师,将各种食材堆砌在一起,却无法烹制出一道美味佳肴。
甚至FF 91的LOGO设计,也成为网友们热议的对象。
有人将其旋转45度后,解读为“父”字,象征“电动车之父”;也有人认为其中蕴含着某种深奥的哲学含义。
这种看似抽象的LOGO,却如同《庄子·逍遥游》中描写的“鹏”,虽然庞大,却让人难以捉摸其真实面目。
2025年,贾跃亭终于重掌FF的控制权,高调宣布“王者归来”,并承诺用股权激励的收益偿还债务。
然而,FF累积的巨额债务,远远超过了乐视时代的规模。
依靠股价上涨百倍来还债,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贾跃亭的公众形象,已跌落谷底。
“老赖”、“PPT造车鼻祖”等标签,牢牢地贴在了他身上。
他将希望寄托在新品牌FX上,试图以中国供应链的低成本,冲击美国市场的高端价位。
然而,特斯拉、比亚迪等巨头早已占据了美国市场的主导地位,FX的突围之路,充满了挑战。
这如同项羽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但最终能否成功,仍是未知数。
九年时间,贾跃亭从行业新星,沦为备受争议的人物。
FF也从新兴势力,变成了资本市场上令人唏嘘的案例。
他获得了专利技术和少量忠实粉丝,却失去了巨额资金、公众信任,以及与家人团聚的宝贵时光。
他的故事,并非简单的成功或失败,而是一个关于梦想、资本和现实的复杂寓言。
这故事,还在继续,结局如何,仍待时间来书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