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买丰田bZ5仅需13万,却发现九气囊和激光雷达背后的真相

说真的,现在这车市,简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一边是新势力在那儿死命儿地卷“暖阁影院”,恨不得把精装房塞车里,另一边,像丰田这种老炮儿车企,却闷声不响地捯饬“安生”。

就拿最近热乎的bZ5来说,光达(激光雷达的别称)、九个气囊,电池安防也下了血本,然后,价格直接给你干到13万起。

老司机买丰田bZ5仅需13万,却发现九气囊和激光雷达背后的真相-有驾

这波操作,简直让人怀疑人生信条。

你说,这年头,到底是“噱头”吃香,还是“兜底”顶事儿?

咱先瞅瞅这“噱头”。

巨幕、语控、各种智能互联,好像没这些,车就卖不动了。

可细品一下,这些玩意儿,真有那么刚需吗?

堵车时,刷刷抖乐是挺解闷,可真要碰上犄角旮旯,还得靠脚脖子和膀子。

跟普罗大众的认知有别,很多人买车,说白了还是图个省心和靠谱。

老司机买丰田bZ5仅需13万,却发现九气囊和激光雷达背后的真相-有驾

毕竟,谁也不想开着一辆“赛博朋克”,但节骨眼上掉链子的货。

所以,丰田bZ5这种“逆行”的路数,反倒有点意思。

它把钱砸在了你瞧得见和摸不着的安防配置上,而不是一味地玩“黑科技”。

就好比,别人都在比谁家精装更奢靡,它却默默地把房子的桩基打得更瓷实。

诚然,肯定有人嘀咕,丰田这是“老古董”、“没搞头”。

但掉过头来想想,人家毕竟是做了几十年车的,对“安生”的理解,可能比我们这些云车评人要门儿清得多。

要知道,铁包肉可不是耍子,而是代步工具。

老司机买丰田bZ5仅需13万,却发现九气囊和激光雷达背后的真相-有驾

安生,永远是头等大事。

单凭这一点,丰田bZ5的做法,就值得咱咂摸咂摸。

而且,这车销路还真不赖。

首月8000台订单,六成都是老丰田车主。

这又说明啥?

说明大伙儿对丰田的“铜墙铁壁”还是买账的。

京城的张哥说得挺实在:“中控不能打游戏,但瓢泼大雨夜救我一命,你说值不值?”

这话,简直是直击灵魂。

老司机买丰田bZ5仅需13万,却发现九气囊和激光雷达背后的真相-有驾

当然,咱也不能把话说死。

毕竟,新势力的“破圈”也并非一无是处。

他们的一些智驾辅佐功能,着实能卸掉驾驶员的担子,提高行车保险系数。

但症结在于,这些功能,真的稳妥吗?

现在好多车企都在吆喝自己的“无人驾驶”,但实际上,顶多也就是个“帮扶驾驶”。

真要把身家性命托付给它们,恐怕还得掂量掂量。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缘由归咎为“技术飞跃”的时候,是否忽略了“安全冗余”的重要性?

老司机买丰田bZ5仅需13万,却发现九气囊和激光雷达背后的真相-有驾

丰田的盘算是,与其把鸡蛋都搁一个篮子里,不如多备几条后路。

刹车/转向/驻车/电机四套系统互为犄角,主芯片宕机0.5秒切换备胎——这才是真正的“未雨绸缪”。

正如开头所讲,这车又是光达又是九个气囊,恨不得把“怕死”刻脑门儿上。

但这背后,实则是一种对生命的敬重。

归根结底,汽车厂商的职责,不仅仅是捣鼓出一辆“好耍”的车,更是要炮制出一辆“安生”的车。

花里胡哨不如耐操,天花乱坠不如急刹管用。

回到最初的叩问,到底是“噱头”吃香,还是“兜底”顶事儿?

或许,答案并没有那么斩钉截铁。

但至少,丰田bZ5用它的实战操作,给出了一个值得借鉴的回答。

而这个回答,或许能让咱在选车的时候,多一份理性,少一份跟风。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