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说现在是新能源车的天下,传统燃油车好像被“边缘化”了,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前两天,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搞得热热闹闹,论坛里头大佬云集、话题密集,什么高质量发展、全球视野、产业升级,说得头头是道。
但你发现没有,这样大场面的VIP接待用车,依然选的不是新能源,而是上汽大众威然这个老牌燃油MPV。
这到底是为什么?
是新能源还不够给力,还是燃油车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我们可以一起琢磨琢磨。
首先想问一句,为什么这么多重要场合,尤其是要让大佬们坐得舒服、用得安心的时候,大家还是会投向一辆“老老实实”的燃油车?
是新能源还没准备好,还是说燃油车其实一直就没被淘汰?
上汽大众威然这次又一次成了论坛的VIP用车,背后其实挺耐人寻味。
想想看,新能源车这些年铺天盖地,补贴、换电、快充、智能网联,每个词都像下一个风口。
但到了需要“靠谱、稳妥、舒适、能应付各种场面”的时候,主办方还是把票投给了威然。
难道只是因为习惯吗?
还是说真有它独特的底气?
说到底,论坛接待可不是拉个活儿那么简单。
上了台面的高端场合、重要嘉宾,讲的是面子,更是里子。
大七座空间、舒适配置,你说随便谁家都有,但真正实现“坐着像头等舱”、不晕车、不磕碰,大家一起出门还有点体面,这事儿其实很难。
威然为啥能把这么多国产、合资MPV比下去?
咱们可以具体看看。
首先空间。
威然的大七座,不是那种把第三排凑合出来的“伪三排”,而是真正的三排都能坐成年人,后备箱还能装下大箱小包,做接待时不用担心嘉宾行李没地儿搁。
有多少号称七座的车子,最后第三排成了摆设?
你让一堆国外专家、企业高管真坐进去试试,估计下车后都要吐槽。
威然能在这类高规格活动里屡次中标,关键就是空间确实给力,5米3的车长和宽敞的后备箱,硬件到位,舒适度不会打折扣。
再说舒适性。
论坛嘉宾坐在车里,路上要不晕车、不腰酸、不觉得闷热,光有大空间还不够。
威然的第二排座椅,电动调节、主动通风、加热和anmo功能一应俱全,座椅用的还是高档皮质和人体工学设计,气动腰托、腿托这些配置,远比一些流行的“电动大沙发”更用心。
坐过威然的都知道,真正的舒适体验不是嘴上说说的“高端”,而是每个细节都做到位。
你想在接待场合里让嘉宾口口相传的好评,必须让人一坐下就觉得“嗯,这车行”。
还有一点大家容易忽略,就是动力和操控。
别以为MPV就是大空间“面包车”,开起来甩着跑、晃着晃,乘客一脸晕。
威然用的EA888涡轮增压发动机,380TSI版上2.0T高功率,配合DSG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动力随叫随到,加速超车都不虚,关键是德系底盘调校,悬挂软硬适中,既有高级感又不失驾驶乐趣。
底盘稳,风噪小,偶尔遇到烂路坑洼也不怕,过滤得利落。
你说新能源车“秒加速”很爽,可续航和稳定性呢?
论坛这样的大型活动,谁也不想碰上“车没电了、充电桩找不到”这种闹心事儿。
燃油车的稳定输出,还是让人更踏实。
那安全呢?
高端场合,安全万万不能疏忽。
威然身上77%的高强度钢材,9个安全气囊,全方位防护。
德系品牌对品控的执着,真不是吹牛。
你说现在新能源玩结构安全玩得花样多,但一到实际碰撞测试,谁更靠谱?
这些年大众的工程师精神,怕是已经成了汽车圈的“强迫症”典范。
每次论坛、重要活动,威然都能被选中,靠的就是这种“让人彻底放心”的底气。
你有没有发现,近几年,不管是泰达论坛、中欧高端交流活动,还是金鸡奖、华鼎奖这些明星扎堆的大场合,接待用车名单里总有威然的身影。
这绝不是巧合。
中国汽车市场越来越卷,大家都在追风口、讲概念,可真正到了“要用车服务、要解决实际痛点”的场合,拼的还是品质和口碑。
威然不是最便宜的MPV,也不是最花哨的,但它的长板恰恰是最关键的那几个:大空间、真舒适、稳操控、高安全、强品质。
这里就有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新能源车这么火热,论坛的VIP用车却不选它们?
难道是新能源没有大空间吗?
不是。
难道是新能源没有舒适性吗?
也不是。
归根结底,是新能源车在“绝对可靠性”上,尤其是在各种复杂场景下的应对能力,还没做到让人完全放心。
别看现在大城市充电配套越来越好,可真要长途远行、临时调整路线,或者一天多趟接送,续航、补能、系统稳定性,很多新能源车型还是有短板。
再退一步说,新能源的高端MPV不是没有,可要么价格太高,要么还没经过那么多严苛场合的考验。
大场面讲的是“无意外、不掉链子”,燃油MPV的成熟和稳定,还是更有底气。
当然了,也不能说新能源一无是处。
你看现在的趋势,新能源还是大方向,智能化、网联化、自动驾驶,年轻人越来越买账。
但你别忘了,汽车这个东西,尤其是高端MPV,拼的就是“全家老小、各种场合都能搞定”,不是刷一刷朋友圈、展示一下科技就够了。
新能源车在大众化消费、城市通勤上可能很快超越燃油车,可在商务接待、重要活动这种“关乎面子和安全”的场景,燃油车的历史沉淀和口碑,还远远没到被淘汰的时候。
再想想,泰达论坛已经搞了二十年,被称为“汽车行业的达沃斯”,各路精英都来了,能被选做VIP用车的标准自然不会低。
上汽大众威然连年入选,本身就说明了一件事:市场在变,消费观念在变,但“实用、稳定、让人省心”这些最原始的需求始终没变。
新能源再怎么火,等到它真的做到“全场景无短板”,那才可能全面替代燃油车。
现在关键时候,还是得靠传统燃油MPV兜底。
说到上汽大众威然这个车,不得不说它有点“闷声发大财”的意思。
没那么多营销噱头,没天天在热搜上刷存在感。
可是,一到真正要用车的地方,大家都愿意选它。
不信你去问问搞活动的主办方、专车司机,甚至一些有经验的行政司机,都会说一句:“威然开着稳、坐着不累,遇急事也不掉链子。”这背后,其实是多年产品力积累和品牌信任的结果。
再回到开头的问题——新能源时代燃油车还有戏吗?
我的答案是,短时间内,像威然这种把舒适性、空间、安全性做到极致的燃油MPV,依然会有很大的市场。
尤其在高端商务、接待、长途出行等场合,谁都不敢拿“不确定性”去冒险。
新能源车当然会进步,甚至很快会有更稳定、更高端的产品出来,但它要在体验、可靠性、服务网络这些“底层能力”上跟燃油车持平,还需要时间。
最后我想说,其实每一辆在大场合里承载着“体面和责任”的车都不是随便选出来的。
上汽大众威然被泰达论坛选中,不只是一次品牌露出,更是整个燃油MPV还能不能继续“撑场面”的一次行业投票。
它的成功,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市场的终极需求,永远不是噱头和新鲜感,而是“好用、可信、能让人放心”。
当你把最基础的东西做到极致,哪怕汽车行业变天再快,也依然有一席之地。
你怎么看呢?
是不是觉得,现在有些人一喊新能源时代来了就急着宣判燃油车“死刑”,其实有点太着急了?
真正能穿越周期、应对各种场面的,往往还是那些“稳而不凡”的存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