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开比亚迪汽车的朋友可能都在议论一件事,那就是比亚迪官方宣布,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车辆已经超过了一百万台。
这个数字本身就挺惊人的,但更重要的是,比亚迪紧接着就预告了,一场史上最大规模的OTA升级即将到来。
这个消息一出来,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下了一块大石头,在广大车主群体里激起了不小的浪花。
大家都在问,这次升级到底会带来什么?
我们平时开车遇到的那些烦心事,比如在拥堵的市区里开车比上班还累,或者在高速上总觉得智能驾驶有点“笨”,这次能解决吗?
这背后,又反映出咱们中国汽车工业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咱们得先弄明白,比亚迪这次搞这么大动静,它的底气到底是从哪来的。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规模,或者说,是庞大的用户数量带来的数据优势。
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车卖得多嘛,这算什么。
但这在智能驾驶这个领域,车卖得多,就意味着拥有最宝贵的资源——真实的路况数据。
智能驾驶系统就像一个需要不断学习成长的学生,而真实世界里千变万化的路况,就是它最好的教科书。
根据比亚迪公布的数据,现在每天有超过七十万辆配备了高阶智驾的比亚迪汽车行驶在中国的道路上,一天下来,产生的行驶数据里程长达四千四百万公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地球赤道一圈大约是四万公里,也就是说,比亚迪的智驾车队每天收集的数据,相当于绕着地球跑了一千一百圈。
这种数据积累的速度和广度,是那些主要依靠计算机模拟数据进行研发的车企很难比拟的。
这就好比教一个新手学开车,一个是让他天天在驾校里开模拟器,另一个是直接让他跟着老司机,去跑遍了北京的晚高峰、重庆的山路、广州的城中村。
哪一个能更快地成长为一个经验丰富、能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的驾驶员?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的道路状况是全世界最复杂的之一,有规规矩矩的大城市主干道,也有行人、电动车、三轮车混杂在一起的小巷子。
这些“极限”路况,正是训练智能驾驶系统最好的“陪练”。
当系统见过的世面多了,处理起复杂情况自然就更加从容和精准。
所以,当比亚迪手握百万用户和每天海量的数据时,它就有了进行大规模系统升级、提升用户体验的底气。
那么,这次备受期待的OTA升级,究竟能给普通车主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呢?
虽然官方还没有公布全部的升级细节,但从各方面透露的信息和比亚迪年初定下的目标来看,我们还是可以描绘出一幅相当诱人的图景。
首先,最让人感到振奋的,可能就是智能驾驶技术的“平民化”。
这次升级首批就覆盖了多达二十一款车型,从价格亲民的海鸥,到作为旗舰的汉、唐系列,都在升级名单里。
这意味着,高阶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不再是几十万豪车的专属配置。
以往我们可能觉得,想要体验在市区里能自动跟车、转弯、避让行人的城市领航功能,怎么也得花大价钱。
但现在比亚迪正在努力打破这个局面,让十万级别的家用车主,也能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
这对于推动整个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意义非常重大。
其次,是核心功能的体验将会有质的飞跃。
很多人猜测,这次升级的重中之重,很可能会在更大范围的城市里,开放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功能。
高速公路上的领航辅助,现在很多品牌都做得不错了,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市区。
红绿灯、环岛、无保护左转、突然窜出的外卖小哥,这些都是城市驾驶的难点。
如果这次升级后,车辆在早晚高峰的走走停停中,能够更顺滑地自动跟车、更果断地选择时机变道、更智能地绕开路边的违章停车,那么对于每天饱受通勤折磨的上班族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解放。
再者,就是针对过去被用户广泛吐槽的一些“痛点”进行优化。
相信不少比亚迪车主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如果车道线稍微有些磨损或不清晰,车辆就会在车道里轻微地来回摇摆,被大家开玩笑地称为“高速画龙”;或者在准备驶出高速的匝道口,系统会显得有些“犹豫不决”,速度降得太早或者太慢,让驾驶员心里没底。
这些问题虽然不至于影响安全,但确实影响驾驶体验。
这次升级,借助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学习,系统对这些特殊场景的理解和处理能力肯定会得到针对性的加强。
它会变得更像一个经验丰富、判断果断的老司机,而不是一个需要你时时操心、处处提防的新手。
对于那些购买了配备激光雷达的高配车型的车主,甚至有可能提前体验到“无图”智驾。
简单来说,就是车辆可以不完全依赖高精度地图,主要通过自身的摄像头和雷达来感知周围环境、规划路线。
这就好比一个老司机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不需要导航也能根据路牌和实际路况找到路,这无疑是向着更高阶的自动驾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最后,从这次事件我们能看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正在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
比亚迪的策略很明确,就是先通过强大的制造能力和成本控制,把搭载了智能驾驶硬件的汽车尽可能多地铺向市场,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
然后,通过后续不断的OTA软件升级,让这个网络里的每一台车都持续“进化”。
这种模式,把每一个车主都变成了产品的“共创者”。
你每天的驾驶习惯,每一次在系统表现不佳时的人工接管,都会作为数据被收集、分析,成为系统下一次升级优化的养料。
你买的这台车,不再是一个出厂后就定型的工业品,而是一个可以不断学习、成长的智能伙伴。
市场的反应是最真实的。
数据显示,今年五月份,比亚迪每卖出十台车,就有将近八台是带有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
这说明,消费者已经用自己的钱投了票,大家需要的不是遥不可及的科技概念,而是能够实实在在减轻驾驶负担、提升出行幸福感的可靠技术。
这次百万辆规模的OTA升级,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软件更新,它更像是一个标志,标志着智能驾驶正在从少数极客的玩具,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改善我们日常生活的实用工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