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门推汽车新政,鼓励以旧换新,二手车交易放宽

我们先说点实在的,八个部门联合推出这个《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说白了就是给现在的汽车市场打一针强心剂。可问题来了,这一针真的能管多长时间?汽车行业能不能来个漂亮的逆袭?这里面有不少值得琢磨的地方,我估计很多人也挺好奇:现在中国车市到底怎么了,这一通组合拳能不能砸出个未来来?

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换车?有的人是牌照摇中了,必须抓紧机会上车,有的人看着邻居换了新款气派,一琢磨也心动。还有的人就是喜欢折腾,把汽车当成玩具。这回八部门说要鼓励以旧换新,还要推动新能源公交和动力电池更新。这说得挺好,可实际生活里,真的有多少人到了不得不换车的“节点”吗?

目前不少城市还搞着限购,你真想买辆新车,先得摇号、参加竞拍、查社保。政策现在是鼓励各地优化限购,向“使用管理”转型,这听着是给想买车的人松了口气。但问题又来了,假如一放开买车资格,大家还会和三年前那样蜂拥进4S店刷POS机吗?

现实是,很多人要么已经有车,要么就算换车也很挑。大家的钱袋子都比以前紧了,看看你身边亲戚朋友,有几个是今年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攒钱买辆新车”?可能反而更关心房贷利率是不是又缩减了,工资奖金还能不能按时发吧。

说到新能源,方案里直接把新能源车销量目标点到1550万辆左右,还要增长20%。这野心够大的。可实际生活中,新能源车卖得好不好,还得看充电桩、“续航焦虑”这些老问题解决没。你作为一个普通用户,家门口连个靠谱充电桩都找不到,敢换纯电车吗?公交车、物流车什么的靠政策推广行,私人消费终究绕不开这些基本面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中国汽车产业已经从蓝海变成了红海,厂家之间卷得飞起。优秀的国产品牌像比亚迪、吉利、蔚来、理想、长安都在拼技术、拼价钱,甚至啥都拼。你会发现现在买车还真是“挑花眼”的年代,各家都能给点让利,买车体验变得越来越“卷”。可问题是,车多了,不代表大家都再买一辆;新花样一年比一年多,大家不差选择,缺的是买车的动力和信心。

八部门推汽车新政,鼓励以旧换新,二手车交易放宽-有驾

汽车消费的“后市场”改革,这个倒是有点意思。比如,赛事、房车、改装、租赁。以前国内这些领域是极小众的玩票性子,现在官方把玩票上升到“促进消费”的高度,意思很明白——单靠买新车已经拎不动增长这口大锅了。靠“玩车”,让更多人用不同方式用车,实现从“买车一次性消费”到“车相关持续消费”的转变。

但想想,这些事情能带动多大体量呢?有几个老百姓真的会在房贷压力、教育支出下,掏钱去租房车露营、搞个激情赛事、或者大手笔拿新车去改装?能玩得起来的,往往也就那部分“有闲有钱”的中产阶级或者高净值人群。对更广阔的普通人来说,这些看起来够新鲜,但直接关系钱包的买与不买,还是“一分钱掰成两瓣花”。

再看二手车。无论是“反向开票”,还是异地交易便利化,甚至推动线上交易,这些措施一下子降低了二手车买卖的门槛。现在不少人买二手车,比买新车还痛快。买新车折价快、贬值太狠、开个两年可能掉价一半,反倒不如精挑细选搞辆性价比高的二手。问题随之而来:二手车交易跟不上新车放量的节奏,也会影响新车市场。人心里多了一条退路,手里的钱就不那么急着砸向新车商家。

再设问,到底什么决定了大家买不买车?说一千道一万,还是经济预期。你要觉得手头宽裕、未来能挣钱,有升职、稳定的预期,肯定舍得到4S店溜一圈。如果反过来,房子卖不出去,房价又跌,公司说不定哪天就裁人,谁还敢大胆掏腰包买大件耐用消费品?去年到今年,很多人都在过“收缩型生活”,“能不动就不动、能不买就不买”。所以汽车刺激措施能不能真点燃大家的热情,核心还是看钱包鼓不鼓。

八部门的“组合拳”把手能伸到的地方全伸了。生产端抓高质量、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车,把“智能驾驶”“自动泊车”都当成主打卖点。消费端不仅主推新车,还一并挖掘改装、赛事、房车、租赁这些二次消费。这一套活法,确实很有“破圈”意味——单纯靠拼销量没戏,必须结合新鲜业态、激活现有存量。

有些人可能更关注中国汽车出口大盘。出口也是稳增长的重点之一,尤其是最近两年,咱中国车卖到俄罗斯、南美、东南亚干劲儿十足。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你看欧美现在玩起关税、设壁垒、围堵新能源电池和原材料,未来增长能有多少保障?毕竟不可能一直靠出口去喂养产能,只能逐步把能力返回内需市场,内外并举。

还有件关键事儿,汽车产业不得不面临的就是智能网联化和新能源革命。这些年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的火热,车厂被迫升级做“行走的智能终端”。这样炒作谁也看出来有水分,但不能否认,这些东西刺激了一部分人的换车欲望,还有越来越多的厂家想靠OTA(远程升级)、大屏幕、语音助手这些新鲜玩意儿圈钱。有了这些“科技感”,是不是大家更愿意买新车?这得两说:有人就喜欢新鲜感,有人更钟情老款老派的稳妥。

八部门推汽车新政,鼓励以旧换新,二手车交易放宽-有驾
八部门推汽车新政,鼓励以旧换新,二手车交易放宽-有驾
八部门推汽车新政,鼓励以旧换新,二手车交易放宽-有驾

这里再设一个更大的疑问号——中国汽车产业还能靠惯性前进,还是到了必须升级换代的新阶段?现有存量市场已经接近天花板,存量竞争白热化。如果还沿用以往靠政策刺激短期销量增长办法,只能缓一时之急。未来几年谁能活下来、能变成“高质量发展”的行业代表,靠的是技术储备、服务能力、品牌影响力和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简单说,就是看谁卷得更聪明、更有耐心、更靠谱。

八部门联合发力,其实代表了一句老话:事在人为。只要方向对、动力准,汽车行业还是能闯出新天地。可放在更宽的经济社会背景下,“逆袭增长”这个词,就别被太多口号淹没。行业逆袭,归根结底是产业升级,是消费升级,是服务升级,是制度升级。关键要把握消费者真正的诉求,与之同步调整。

你不妨想一想:如果哪天买车就像买家电,操作便捷、售后无忧、价格透明、用着安心,每个人都愿意为生活品质提升买单。汽车本质还是个耐用消费品,要让人掏钱买,首先是让大众有信心、有预期、有动力去消费。八部门能做的,就是在政策和环境上搭好架子,剩下的,还是要靠市场自己说话。鸭梨山大、挑战不少,但路还是得一步一脚印走。至于能不能逆袭,就看大家怎么配合这场大戏了。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