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两年车市最魔幻的“逆袭剧本”,哈弗枭龙MAX必须拥有姓名。谁能想到,一款去年月销还只有十几二十台、几乎被市场遗忘的中型SUV,今年突然就支棱起来了?4月换代上市,24小时订单破1.6万,月销量从14辆干到4069辆,直接翻了快300倍——这哪是卖车,简直是上演“起死回生”的爽文大戏!背后站着的,正是长城掌门人魏建军亲自站台力推的第二代Hi4技术。这波操作,是真香还是打脸?
先说外观,第一代枭龙MAX那套“无边界格栅+回旋镖大灯”的设计,说实话,太前卫了,不少人直呼“看不懂”。而二代直接来了个大换脸,封闭式前脸+贯穿式灯带,车标还能点亮,这不就是现在新能源SUV的“流量密码”吗?走在街上,你不用刻意张扬,灯光一亮,别人就知道你这车不便宜。侧面变化不大,但尾部也跟上了潮流,贯穿式尾灯+高位刹车灯,前后呼应,整体感强了不少。老款那种“走路摇头晃脑”的浮夸感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更耐看、更主流的精致范儿,年轻人和家庭用户都能接受,这波颜值调整,算是彻底上桌第一个动筷了。
坐进车里,更是让人“上头”。中控台完全重做,14.6英寸大屏+12.3英寸仪表盘,双拼色内饰、双幅式方向盘,整个座舱简洁又高级。车机用的是Coffee OS 3系统,反应快、界面清爽,语音识别也挺聪明,说“我有点冷”,它立马调低空调温度。高配还配了AI HUD,导航、车速直接投射到前挡风上,科技感直接顶呱呱。物理按键砍得只剩一排,极简风拉满,虽然有人怀念实体按键,但不得不说,这内饰放15万级SUV里,真的有点“装逼利器”的味道了。
空间也没拉胯。车长4780mm,轴距2810mm,比老款还长了一截。后排跷个二郎腿轻轻松松,中间地台几乎全平,坐三个人也不挤。后备厢规整,日常买菜、全家出游都够用,真要搬家拉货,放倒后排就是一张“床车”,长途自驾躺着休息完全没问题。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这种实用主义才是真香。
但真正让枭龙MAX“咸鱼翻身”的,还得看动力和配置。全系标配第二代Hi4电四驱系统,这是个啥概念?简单说,它是一套插电混动四驱架构,1.5L发动机+双电机,系统综合功率238kW,扭矩595牛·米,百公里加速才6秒出头——这性能,放以前得是30万+性能SUV的水平。关键是,它还省油!纯电续航有110km和165km两个版本,日常通勤基本可以当电车开,油耗低到百公里不到2L(WLTC),哪怕跑长途,综合油耗也就5L左右,燃油经济性直接让一众“油老虎”汗颜。
更狠的是配置。全系L2级辅助驾驶、360全景影像、透明底盘、全景天窗、座椅加热、双区语音控制……你能想到的主流配置,它全给你塞满了。中高配还有城市NOA、记忆泊车、自动上下匝道,智能驾驶这块儿,已经追上了新势力的节奏。魏建军说“配置拉满”,还真不是吹牛。对比同价位车型,这堆配置堆下来,谁看了不说一句“真香”?
那它有没有对手?当然有。比如比亚迪的护卫舰07,同样是插混中型SUV,品牌认可度高,销量也稳。但它全系都是前驱,四驱版价格直接飙到25万+,性价比一下就弱了。再看吉利星舰7 EM-i,外观科幻,内饰也豪华,可智能驾驶和四驱系统还没完全跟上,想买四驱高配?等加钱加配吧。相比之下,二代枭龙MAX全系电四驱+高阶智驾+高续航,起售价才11.68万起,这价格,简直是“天塌了”——老车主看了估计要气得蹦起来。
安全这块儿也不能忽视。车身结构优化,高强度钢占比高,加上L2级驾驶辅助和全方位气囊,主被动安全都在线。动态稳定控制系统在过弯时介入自然,不会让你觉得“被车控制”,开起来稳当,坐起来也舒服。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不松散,高速变道也不飘,家用SUV该有的素质,它一个没少。
说到底,二代枭龙MAX的成功,不是偶然。它精准抓住了消费者“既要性能、又要省油、还要智能、最好还便宜”的心理。从被市场边缘化到订单破万,它用产品力打了所有人的脸。曾经的“老咕噜棒子”摇身一变成了“国民神车”候选,这波逆袭,魏建军确实下对了棋。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哈弗枭龙MAX,你会考虑入手吗?如果你在15万级插混SUV里做选择,是选它全系四驱的硬核配置,还是更信赖比亚迪的品牌光环?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