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供应策略:洞察全球化下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分割

特斯拉供应策略:洞察全球化下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分割-有驾
特斯拉供应策略:洞察全球化下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分割-有驾

芝能汽车出品

年初时,我们了解到特斯拉的供应链策略涉及两大方向:一是满足上海工厂的需求,二是覆盖全球(包括墨西哥、美国和欧洲)的供应。随着需求的增加,地理分隔成为一项重要的考量因素。据日经的一项调研,特斯拉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对中国供应的依赖程度高达四成。将深入探讨汽车产业链中的分隔问题。

特斯拉供应策略:洞察全球化下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分割-有驾

图1 特斯拉深度整合产业链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根据日经的调研数据,特斯拉在电池领域的供应中,有40%来自中国采购,而有色金属和化学品的采购比例则在32%-40%之间。

特斯拉供应策略:洞察全球化下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分割-有驾

从采购环境到企业战略考量

从宏观环境来看,美国正在积极推动“友岸外包”的战略举措。其核心概念包括:

◎ 近岸外包:即将业务外包给地理、时区、语言相近的邻国或邻近地区的企业。

◎ 友岸外包:将外包范围扩大到与美国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盟友国家。

过去,我们可能只是简单地认为需要减少依赖。然而,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区域采购涉及以下多方面的考量:

◎ 构建韧性供应链: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方式面临挑战,构建具有韧性的供应链已成为确保企业有效运作的关键。

◎ 本地化采购策略:全球化的供应链和即时供应模式正面临缺货、断供等风险。因此,每个整车生产基地都需要拓展本地化供应链,而零部件供应商也需紧随主机厂的全球布局。

◎ 区域替代与供应保障:面对原料成本不断上升、价格波动以及区域供应问题,企业需要考虑如何规避、转嫁和吸收这些风险,同时建立价格调整机制以共担风险和实现透明化。

特斯拉供应策略:洞察全球化下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分割-有驾

我们原本以为疫情过后会回归常态,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种变化仍在持续进行中,并没有回到我们之前熟悉的状态。

特斯拉的战略布局

让我们将焦点转向特斯拉的战略规划。在加州、德州以及即将投产的墨西哥和柏林工厂,特斯拉的总产能预计将超过100万辆。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张,如何确保区域供应的稳定性和效率成为关键议题。

特别是在上海工厂,其高达95万辆的年产能使得特斯拉需要思考如何有效利用这些产能,并探索将产品出口到无生产限制的国家。此外,特斯拉还需要考虑Model 2的生产地点以及如何构建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特斯拉供应策略:洞察全球化下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分割-有驾

总结

经过三年的疫情洗礼,特斯拉在纯电动车领域的领先地位虽然依然稳固,但与中国车企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这其中,供应链的重构与分离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从国内视角出发与全球视野下的思考确实存在很大差异,这对企业经营者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特斯拉供应策略:洞察全球化下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分割-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