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量到底是啥,涡轮怎么提升动力,油耗和省钱又咋回事

有的人对汽车的知识了解得就像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一样——模糊且自信。比如问他们什么是排量,他们能说出一堆听着牛逼闪闪的高科技名词,但最后还是没说清楚。“排量嘛,无非就是发动机越大越费油越牛。”这话听着就像有些人生,浪费得理直气壮。

其实排量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一个容积单位,换算起来,跟买西瓜称斤没什么区别。你家汽车的气缸,能一次装下多少空气,这就叫排量。发动机一次翻身,气缸撑开,空气挤进去,燃油跟着进场,黄金搭档,欢聚一堂。气缸说:今晚我能称0.5升空气!排量就这么被量出来了。要是你家发动机有4个气缸,每个能装0.5升空气,而你不会因为这点数把老板骂上一顿,那你就有个2.0升排量。发动机是靠做“大肺王”出名的,你想让它更有力气,自然得让它喘得过气,每次吸得多才能呼得猛。道理跟吃饭一样,你吃得多,能挤公交挤得更猛,但也得担心会胖。

排量到底是啥,涡轮怎么提升动力,油耗和省钱又咋回事-有驾

光有空气没燃油那是不管用的,发动机吞进去的不只是空气,还得配燃油,黄金比例才好使。这里的比例也是个技术活,机械界的厨神们告诉你:14.7比1的空气和燃油,就是绝世好味。你随便往里多加点油,发动机就是把红烧肉做成了水煮肉:油腻腻没劲还容易呛着;但如果只往里面鼓空气,烧出来的东西跟烤碳条也没啥区别。这时候发动机说:“哥几个都别激动,还是按照黄金比例来,大家都能活得久点。”所以排量大的气缸就是能吞更多空气油水,生猛得像人生巅峰时期的你,挥霍得无比自信。

排量到底是啥,涡轮怎么提升动力,油耗和省钱又咋回事-有驾

可是人生总要遇到瓶颈,比如有些人腿短还爱跑步,发动机也不是光大排量就包打天下。现代社会讲究精致化管理,发动机界也有了“科技与狠活”——涡轮增压。老一辈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还未从岗位上退休,涡轮这新秀已经准备抢班夺权了。车屁股上的那些数字后面多了个T,1.5T、2.0T,本来气缸就那么大,一个T就能把它鼓出1.8、2.2升的劲头。看起来像是你走进健身房,给自己打了针,瞬间变成罗尼·库尔曼,可惜的是,激素有副作用,你的涡轮也一样。

涡轮的秘籍其实挺简单,空气本来进发动机是自由呼吸,现在你给它按上增压器,空气都成了压力工。原来只能装0.5升空气,你一压,可以硬塞进0.75升,当然得配上同档次燃油。一时间发动机的肺能量暴增,动力呼呼冒,比婚后你妈催生都有效率。据说涡轮能让动力提升20%到50%,像你加班绩效翻倍,可惜奖金还不加。

当然了,你要是问“涡轮这家伙,能一直压么”,那你就是对现实有不切实际的信仰。发动机不是铁人三项,不是做强就能永远不累。你增压的压力一上来,发动机的散热、润滑都忙不过来了。钢铁之躯也怕热胀冷缩,更怕加班猝死。所以理论上增压器可以让动力翻倍,可厂家没敢玩这么大。聪明的工程师都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们知道增压就像喝点酒助兴,微醺刚好,酩酊就出事了。

说回来,排量和涡轮增压这对组合,像极了互联网公司里的老炮和新贵。排量是基础,代表你生来就有的肺活量;涡轮增压是后来靠技术加成,让你本来自在呼吸也能呼出龙卷风的效果。1.5T能跑出2.2的劲儿,跟某些人年薪不多还非要每月去看心理医生一样,效果还不错但用多了就费人。

排量到底是啥,涡轮怎么提升动力,油耗和省钱又咋回事-有驾
排量到底是啥,涡轮怎么提升动力,油耗和省钱又咋回事-有驾

但说归说,这世界就是拼技术和拼脑洞,并不是光靠排量硬上就能赢。你原本靠排量大,是一辆蓄势待发的猛兽,发动机舱咆哮,都引小孩驻足围观。后来有了涡轮,谁都能装腔作势。你以为自己是一台坦克,装上一台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结果高速上跑起来,声音像电瓶车。我们这个时代的汽车,也像年轻人的理想,原本凭本事吃饭,后来都靠花样取胜。

排量到底是啥,涡轮怎么提升动力,油耗和省钱又咋回事-有驾

有些车友听到“1.5T动力媲美2.0自吸”,小心肝一震,觉得自己好像占了便宜。其实和买房子“精装167平,实际只有90”一样,听着很美,住起来你就知道哪里藏的水管不顺。“T”是什么?其实是你交了智商税的标签。厂商顺手牵羊,说,你看我这技术领先,排量小动力大,又省油又环保。至于那点省钱的感觉,和你买理财产品后发现本金被收管理费一样,聊胜于无。

排量到底是啥,涡轮怎么提升动力,油耗和省钱又咋回事-有驾

有人问我,涡轮增压是不是永动机,动力多了还能省油呢?这话比问彩虹糖能不能治脱发还不靠谱。原理其实不复杂,动力提升但油耗也得跟上,排量小轮流加班,效率是提高了,但也容易猝死。涡轮增压是给你吃了动力的鸡血,麻烦的是油耗也紧跟不放。你追求速度,厂家追求你每月加油一次不离地,那种“高动力低油耗”的全能梦,听着像海市蜃楼,其实一进加油站就破了。

排量到底是啥,涡轮怎么提升动力,油耗和省钱又咋回事-有驾

你会发现发动机排量和涡轮增压的故事,就是一部现代人的自救史:原本靠身板吃饭,后来发现必须靠技术加分,最后认命大家都别太累。技术带来的动力提升,总是要靠硬件的极限承载,正如你永远无法靠健身房的月卡变成奥运冠军。你永远不要小瞧发动机的造梦能力,但也别觉得它就能无限升华自我。你一按油门,发动机的内心OS其实是:“老板,我愿拼命,但你能不能早点下班?”

站在时代的风口上,有些人喜欢买大排量的豪车,觉得力量感十足。后来发现,排量不是万能的,涡轮才是新时代的加速器。结果又发现,涡轮也不是万能的,没事就要保养,上高速还要歇歇。最后想明白了,小排量加涡轮,是车企和消费者互相忽悠的成人礼,大家都心照不宣,像婚礼上交换戒指时的微笑,心里多少都有点“不确定”。

总之,排量不是越大越好,涡轮也不是加得越猛越爽。该来的动力你总归得用油换,该花的钱还是跑不掉。在这个排量已成数字游戏,连“黄金空燃比”都能被当成营销噱头的年代里,发动机这门科学,实际上和人类社会差不多:本质很简单,被包装得很复杂,最后你还是得自己买单。

要说还有啥能拯救动力焦虑的,除了把发动机换成电动马达,就只能等你出门捡到风油精,用上涡轮双倍激情。至于什么黄金空燃比、涡轮迟滞,听了一年还没搞懂的车友,也不用自卑,人类社会的规则本来就是一团乱麻。你不懂发动机,也不会影响你上下班堵在五环外的幸福感。

反正有排量有涡轮都好,没事你就开着它去兜风。发动机的内心独白,大概就是:人活着,动力得跟得上,至于速度,一切都交给涡轮吧。你要是还想继续长知识,且等下期发动机内容,我们一起看看这世界到底还能折腾出什么花样。别忘了,了解发动机只是再多一根“自嘲的葱”,好吃但没啥营养。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