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这个曾经的“小众玩家”,如今已经成为了汽车市场的“香饽饽”。它们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更带来了许多颠覆传统的设计。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些“不走寻常路”的新能源车外饰设计,看看哪些是你赞同的!
1. 贯穿式尾灯:辨识度高,但有点“闪眼”
贯穿式尾灯,顾名思义,就是尾灯横向贯穿整个车尾。这种设计早出现在林肯大陆上,但在新能源时代,它因为夜间点亮后极具辨识度,而成为了“网红”设计。几乎90%以上的新能源车都配备了贯穿式尾灯,仿佛不装上它,就不够“新”一样。
2. 隐藏式门把手:科技感满满,但冬天可能“罢工”
隐藏式门把手,早出现在1952年的奔驰300SL上,目的是为了降低风阻。如今,95%以上的新能源车都采用了这种设计,尤其是纯电车。它确实降低了风阻,也增加了科技感,但冬天容易冻住打不开,发生事故时门把手也可能无法弹出,存在安全隐患。
3. 封闭式前脸:减少风阻,但“油改电”车型有点“塑料感”
封闭式前脸,主要是指纯电车。由于不需要对发动机进行散热,因此不需要进气格栅,所以几乎99%的纯电车都采用了封闭式前脸。这种设计可以减少风阻,增加科技感,但一些“油改电”车型简单粗暴地将进气格栅改为封闭式,塑料感十足,看起来有点“丑”。
4. 分体式大灯:体积小巧,造型更灵活
分体式大灯,就是将大灯的远近光分开,各自独立。这种设计可以减小大灯体积,让车头造型更加灵活。现在,几乎99%的新能源车都采用了分体式大灯方案。
5. 发光Logo:彰显个性,但非对称Logo发光是违法的
发光Logo,就是在车标上加入LED灯,让它在夜间发光。这种设计可以彰显个性和品牌力,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法规对发光Logo是作为位置灯来规定的,所以理论上只有对称车标才可以发光,非对称车标发光是违法的。
6. 美化罩盖:提升整洁度,但要注意空气动力学优化
美化罩盖,就是将轮毂罩起来,提升车辆的整洁度。这种设计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豪华车上,如今,为了空气动力学优化,新能源车也开始采用美化罩盖。
7. 电子外后视镜:科技感爆棚,但安全性有待考验
电子外后视镜,就是用摄像头取代传统的后视镜,将画面显示在车内屏幕上。这种设计可以降低风阻,增加科技感,但安全性还有待考验。
总结
新能源车颠覆传统的外饰设计,有的让人眼前一亮,有的则引发争议。但无论如何,它们都代表着汽车设计的发展方向。未来,新能源车的外饰设计会更加多样,也更加注重科技感和安全性。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