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又涨了?我上周加油时,前面的大哥把油箱灌到跳枪,盯着计价器叹了口气:“这车怎么越开越喝油。”我瞄了一眼他的轮胎,花纹里夹满小石子,前轮气压明显比后轮瘪。那一刻我就知道,他省的不是油,是麻烦。
我开一辆1.6升自吸小车,五年跑了十一万公里,表显平均油耗从7.8升降到6.2升,没换车、没改装,只是换了种开法。平顺驾驶不是“慢”,而是让发动机始终待在它最舒服的“呼吸节奏”里。
第一招是“看得远”。市区红绿灯间隔通常四百米左右,提前两百米松油门,车速降到五十,绿灯如果还亮,你就匀速滑过去;如果开始闪,轻带刹车停下。多数人喜欢“冲到停止线前一脚重刹”,动能全变成刹车片的热气。我试过同一段路,早高峰用“冲—刹”跑十公里表显8.5升,用“滑—带”跑同路段6.9升,相差一块五一公里,一个月油费就是一顿烧烤。
第二招是“稳得住”。高速上最忌“风琴脚”,巡航90公里,右脚因为无聊一下一下踩,转速表在两千和两千五之间晃,发动机不断加浓喷油。解决办法是把巡航定速打开,如果车没有这功能,用鞋底贴着地板,脚跟当支点,用脚踝微调。听起来像钢琴踏板,习惯后车速指针像粘在九十,油耗能掉零点三升。
第三招是“顺得巧”。上坡前提前三十米稍微加速,让惯性帮你推车,坡顶松油门自然滑下;而不是到坡底才深踩,发动机吼着上山。我回家要经过一条两公里长坡,用“冲—滑”跑完,瞬时油耗从八点二降到五点六,车载电脑直接给我鼓掌——虽然它不会说话,但续航里程多出二十三公里,比鼓掌更实在。
第四招是“减得少”。空调温度设在二十四度,比最低档省油零点二升;风量用二档,不比四档热多少。车窗别开太大,八十公里以上开窗的风阻等于多坐一个人。我把后窗开一条缝试过一次,油耗瞬间跳到七点五,关窗后立刻回落。
第五招是“查得勤”。轮胎气压每月测一次,比标准值低零点三巴,百公里就多烧零点四升。后备厢里那箱矿泉水我上周才清出来,整整十八斤,等于半箱油白送。机油按手册标号换,黏度太高发动机搅油吃力,太低又封不住气缸,五年我只用同一款5W-30,公里数到了就换,发动机声音像新买时一样干净。
有人嫌平顺驾驶太“肉”,其实真正“肉”的是排队加油的时间。把上面五招拆成十天练:第一天只看远两百米,第二天练脚跟支点,第三天清后备厢……十天后再看表显,如果续航没多五十公里,你来我评论区骂我。下次油价上调前,别急着半夜去排队,先把右脚的习惯调一调,油箱会回报你多一条车辙的距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