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如何用“中国心”赢下全球耐力赛

勒芒赛道上的赛车刚冲过终点线,上海大虹桥的研发中心就冒出了脚手架——这两件看似不搭边的事儿,咋就成了保时捷的“左右手”?

保时捷如何用“中国心”赢下全球耐力赛-有驾

2025年6月,保时捷潘世奇车队的6号963赛车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拿了第二,领奖台的香槟还没擦干净,潘励驰就飞回国看上海研发中心的进度。这老头(潘励驰)总说,在中国市场跑的不是百米冲刺,是马拉松。他上任这两年,干了件挺有意思的事儿——搞了个“客户声音计划”,全国200多家经销商的销售顾问,每人手机里都装着个小程序,客户说的每句“这车机反应慢”“座椅太硬”,24小时内准能蹦到潘励驰的邮箱里。

保时捷如何用“中国心”赢下全球耐力赛-有驾

就说西安那次。6月9号他跑到西安高新保时捷中心,那地方2007年就开了,是最早一批授权经销商。他蹲在展厅里跟来看车的大爷唠了半小时,大爷说:“你们这跑车是好可我孙子坐后排老喊碰头。”结果俩月后,新款Cayenne的后排头部空间就多了3厘米。潘励驰后来跟员工说:“在西安卖车,得懂兵马俑的厚重,也得懂高新区的活力,品牌温度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是能摸到客户裤脚的泥点子。”

保时捷如何用“中国心”赢下全球耐力赛-有驾

现在好多车企拼了命开新店,保时捷偏反着来。宁波北仑新开的体验中心,没堆着满墙的车模,倒弄了个咖啡区,墙上挂着本地画家的水墨画;上海浦东的老店改造,把维修车间改成了“机械美学展厅”,客户等保养时能看技师修911的发动机——这叫“沉浸式体验”。潘励驰说:“以前4S店是卖车的柜台,现在得是个客厅,让客户愿意来坐,愿意聊。”前阵子他还砍了5家低效网点,有人说他“保守”,他倒乐了:“勒芒赛车进站不是偷懒,是为了换胎加油跑得更远,道理一样。”

保时捷如何用“中国心”赢下全球耐力赛-有驾

电动化这关,保时捷没急着堆参数。Taycan的“无忧残值承诺”,买电车开三年,按70%价格回收;全国2000多个超充站,有一半是跟中国企业合作建的。更绝的是给中国市场特供的“逐梦版”Cayenne,加了座椅按摩、后排电视,连杯架都改成能加热的——潘励驰说:“中国客户要的不是‘德国原版’,是‘懂我的豪华’。”上个月我在杭州试驾新款Taycan,加速确实像911,可车机里居然能直接叫美团外卖,这哪是跑车?分明是装着赛道心的“移动客厅”。

保时捷如何用“中国心”赢下全球耐力赛-有驾

现在再看上海那个研发中心,300个工程师里有1/3是本土招的,他们每天干的事儿不是抄德国方案,是琢磨“中国用户晚上开车爱开哪种氛围灯”“导航语音能不能带点方言味儿”。潘励驰说:“以前我们是带着技术来中国,现在得跟着中国学技术。”就像勒芒赛车,24小时不是光踩油门,得看天气、调胎压、算进站时间——在中国市场跑“耐力赛”,快不是本事,稳才是关键。

保时捷如何用“中国心”赢下全球耐力赛-有驾

你说保时捷图是单纯卖车吗?我看不全是。当德国工程师学会用“得劲”“巴适”这些词儿跟中国用户聊天,当西安的经销商能把兵马俑的纹样印在车垫上,当上海研发中心的代码里藏着“用户最常搜的100个问题”,这哪是卖车?分明是在织一张网——一张把斯图加特的精密、中国的烟火气,还有勒芒的拼劲,全串起来的网。

保时捷如何用“中国心”赢下全球耐力赛-有驾

这场“耐力赛”,才刚过第一个弯道。

保时捷如何用“中国心”赢下全球耐力赛-有驾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