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是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重要过渡期节点。 根据国家新规,2025年12月1日起将全面禁止销售不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的旧国标车辆。 这意味着2025年11月30日是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合法的最后销售期限。
对于生产环节,新规要求2025年9月1日起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国标。 为消化库存,2025年8月31日前生产的旧国标车可销售至11月30日。 同时,自11月1日起,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和充电器必须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才能销售和使用。
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变化包括:
整车质量调整: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最大质量由55kg放宽至63kg,其他类型蓄电池车辆仍维持55kg限值。
防火安全升级: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塑料使用总量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并对各类非金属材料提出更严格的阻燃要求。
防篡改设计:强化电池组、控制器和限速器的防篡改设计,实现“一车一池一充一码”的对应关系,有效防止非法改装。
脚踏要求放宽:仅电驱动车辆可选择安装脚踏,电助力车辆仍必须保留脚踏。
11月后,三类车型将禁止销售和上路:
超标电动车:未通过新国标认证和CCC认证的车辆。
非法改装车:包括解速、改装电机控制器、加装车篷等车辆。
过渡期结束的旧国标车:11月30日后仍未销售的旧标车。
对于消费者已购买的旧标车,不会强制淘汰,各地政府通过以旧换新政策鼓励更新。 例如上海提供500元基础补贴,换购铅酸蓄电池车型再补100元。
福建省:11月1日起实施新修订的《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要求登记上牌需提供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禁止携带电动车及电池进入电梯,允许搭载年龄由12周岁以下调整为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
江西定南县:11月1日起严禁非标电动自行车、电动三四轮车上路,未登记挂牌车辆一律禁止行驶。
全国性整治:各地加强非法改装打击,已下架涉嫌非法改装商品链接6823件,查处“黑作坊”3家。
认准认证标志:购买时检查车辆是否有新国标“GB 17761-2024”标识和CCC认证标志。
查验合格证:通过扫描合格证二维码查询认证信息真伪。
关注安全配置:优先选择带有后视镜、转向灯和良好减震系统的车型。
利用补贴政策:各地以旧换新补贴300-2000元不等,旧车置换可享立减优惠。
新规实施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向标准化、安全化发展:生产企业需具备与产能匹配的质量控制能力;共享电单车和换电模式兴起,解决充电安全隐患;监管部门建立全链条治理,从生产、销售到使用环节实现闭环管理。
消费者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合规车辆,遵守交通规则,共同促进行业安全有序发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