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三十度续航能跑1500公里?别开玩笑了,我这手机到冬天连机都开不了。” 北方哪个开电车的没在冬天里骂过娘,车趴窝,人冻得跟孙子似的,每年都得重温一遍这噩梦。
奇瑞现在跳出来说,他们把这事儿解决了,新车2026年就上市。消息一出,感觉半个朋友圈都在@我,那种感觉,就好像一个渣男跟你说他这次真的浪子回头了,你心里一万个不信,但又忍不住伸长了脖子想听听他到底想怎么编。
他们这次拉上了清陶,搞了个全固态电池。听起来很高大上,说白了就是把电池里的液体换成了固体陶瓷片。最大的好处是安全,针随便扎,连个烟都不冒,热失控温度直接从150度干到了280度。这安全感,就像把防盗门直接换成了银行金库大门。而且为了治冬天堵车的老毛病,负极用了一种叫三维多孔锂金属的东西,给锂离子修了条八车道高速,零下四十度也跑得欢。黑河刚跑完一轮测试,-40℃愣是踩出了90%的电量,这牛吹的,让一众北方车主有点恍惚。
可这玩意儿真能这么快就塞进我们开的家用车里?工信部前脚刚发的2025-2035规划里,确实把固态电池列为“国家重点专项”,国家还给补贴,你投一块钱,它给你添一毛五。宁德时代那边也没闲着,第二代全固态奔着500Wh/kg去了,成本曲线也看着喜人,说明年就能做到一百美元一度电,到时候电车真比油车还便宜。
热闹都是他们的,现实总得有人面对。目前这电池的良品率撑死也就65%,离车规级的95%差了不知道多少个富士康。更尴尬的是回收,里面的贵金属拆下来,每公斤还得倒贴25美元。你去问保险公司,人家直接给你个白眼:保费上浮两成,爱买不买。这技术上的狂欢,终究还是要钱包来买单。
说实话,眼下真正能让北方车主心动的,反倒是那个12分钟能回血80%的800V超充。国家电网的“八纵八横”高速超充网络明年就要铺开了,到时候三百五十千瓦的充电桩跟便利店似的,跑长途再也不用算计着上厕所的时间。车里再配个自加热系统,零下三十度一上车,人还没坐稳,电池自己先捂热了,5分钟升温40度,续航一点不掉,狗在后座都能把懒腰伸开了。这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
至于那块传说中的固态电池车,清华的欧阳明高团队给的时间表倒是挺实在——2026年之前,先在无人机、特种车上练练手,等到2028年,高端车里的渗透率能有12%就不错了。想等二手?三年后的长续航固态版,保值率能比现在高出18%,早买早享受,晚买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九月的慕尼黑车展上,丰田、现代都得亮出概念车来秀肌肉,奇瑞星途那个新的EE架构平台也要首秀,据说连L4级自动驾驶的接口都给留好了。固态电池加上高阶智驾,未来汽车的两张王牌一次性给你叠满。
所以,北方的朋友们,明年春天去4S店试驾的时候,别光盯着那个大屏看,记得让销售把空调关了,然后狠狠踩几脚电门。真正的冬季续航,一试就知道谁在裸泳。至于那个1500公里的承诺,你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