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全球化不客气”!从港股上市到创新大会,如何炼成国货之光?

奇瑞汽车最近终于做好了“大出海”的准备,不仅在9月成功登陆港股,还靠着一场年度创新大会彻底刷屏。今年奇瑞提出“全球化不客气”的戏谑口号,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难得能靠一句话引发如此大的关注,这次,他们做得很“地道”,撩起了一波海外市场的热情。

奇瑞汽车“全球化不客气”!从港股上市到创新大会,如何炼成国货之光?-有驾

回顾奇瑞的“成长史”,不禁让人感慨万千。从一个起步于小草房的简陋创业公司,到登陆港股的明星车企,这28年的摸爬滚打,奇瑞走过了一条颇有山重水复又豁然开朗的路。回头想想,在国家大力推进国企混改的风口浪尖上,奇瑞这个IPO的成功上市,不仅是它自己的重要里程碑,还很可能成为国企混改的“新演示教材”。

这次的2025全球创新大会有意思得很。董事长尹同跃一句“全球化创新体系也要不客气了”,听着口气大,实则是拓展边界和自我约束的结果。他的思路很清楚,中国汽车出海不仅要看数量,控质量更是关键,“高端”二字说得漂亮,“安全可靠”说得扎实。这番话直接把奇瑞的战略高度拉到了能和全球汽车巨头掰手腕的层面。

奇瑞汽车“全球化不客气”!从港股上市到创新大会,如何炼成国货之光?-有驾

再说说副总裁张国忠那套八大核心任务,可谓深度契合了一句互联网名言光有梦想不够,你得有执行力。品牌、质量、创新、、机制,这些组成了奇瑞的全球化解题思路。一方面,拉高品牌是一大关键,毕竟在海外市场,打响“中国制造”的知名度正是当务之急。另外,在技术方面,奇瑞的“小动作”也让人佩服,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搞起了大学合作和实验室项目,不是搬砖式研发,而是立志把科技成果变成真金白银。

更值得称道的是奇瑞对力量的“开窍”。说起传统国企的“木讷”,一度让人叹息。搞一辈子研发,市场那边却连入门都没摸清。但现在的奇瑞懂得了怎么把“钱”砸得更精准,把变成加速器。上市无疑给它打开了一扇窗,更广的资源整合和国际知名度,让奇瑞进军海外市场有了坚实保障。这回,他们是真的有备而来。

当然,奇瑞的高管们可能是知道,好的汽车品牌,不只是拼科技和,还得有足够的人才储备作为底气。一次招聘会招600多名博士,接下来两年还计划招800名博士,奇瑞把人形机器人都考虑进了业务范畴,这可真是视野开阔得让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今的奇瑞,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埋头做迷你QQ车的理工男,他们终于大大方方抬起头,开始自信地向全球用户宣告中国制造不比别人差!以市场为战场,以质量为盾,自信却不自负,这是一家真正有实力且明白自己方向的企业。

让我们再回头看看奇瑞近几年每年提出的“不客气”口号,这确实很不“传统”。曾经,中国维护国际形象,不是温文尔雅就是低声下气,生怕得罪人。而如今,奇瑞每年交份成绩单,带着一股“要做就做最好”的底气,把国牌创新推向更高境界,这不只是信心,更是一种战略智慧。可以说,奇瑞的“不客气”是对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个宣言,也是对全球竞争的一种态度。

现在,奇瑞做到了,让自己“Be somewhere”。可问题来了,奇瑞能不能让这些漂亮的目标变成实打实的成果?这种“全球化不客气”的气魄,会不会真的铸造出属于中国品牌的传奇?这些问题,不只留给奇瑞,更是在问每一个对未来有期待的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