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I进气道,也被称为“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道”,通过运用固定的鼓包设计,模拟了常规进气道中可调斜板的功能,实现了气流的压缩。这种设计不仅简化了结构,还具有隐形效果。其独特之处在于结构简单、轻量化、低阻力和优越的隐形性能。
相较于传统进气道,DSI进气道展现了三大显著优势。首先,它采用了“锥形流”乘波设计,从而提高了总压恢复效率。其次,这种设计降低了飞机迎风面的阻力,进一步增强了飞机的隐形能力。最后,由于无需设置辅助进气门和放气门,省略了附面层隔道,使得飞机能够减轻数百公斤的重量,显著减少了结构负担。值得一提的是,DSI进气道对速度的适应范围广泛,采用此设计的FC1甚至省去了进气道后的放气门,为飞机减重和提高战术性能带来了巨大好处。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你可以将DSI进气道简单地想象成一个进气道内的鼓包。
关于DSI进气道与常规进气道的区别,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减重:对于战机而言,每一克的重量都至关重要。DSI进气道的使用能够省去附面层隔离板、放气系统、旁通系统等多余结构部件,使整机重量减轻约130公斤,这在战机设计中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2. RCS(雷达反射面积)减小:由于取消了附面层隔道及压缩斜板等部件,战机的RCS面积得以缩小,从而提升了其隐身性能。
3. 提高效率,减小阻力:DSI进气道实际上是对常规进气道的进气口部分进行了优化。其精确设计的三维压缩面与进气口协同工作,不仅实现了传统附面层隔道的功能,还提供了气流的预压缩功能。这使得进气道在高速状态下更加高效,并显著降低了战机在飞行中的风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