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势N9上市升级,推新权益,续航和价格成焦点

买车的人都说,车不只是交通工具,是面子,也是归属感。但一台车的发布,能搅动什么?能折射出什么问题?今晚腾势N9升级上市,把所有这些问题又推到了牌桌上。你说现在的车企都在拼高端,腾势这次直接拉了个38.98万起步价出来,三款新型号,一步到位,像是参加赌博,直接压了底注,不怕别人看底牌。可这把牌到底能不能赢,还得看算账的方式。

有人看到这个价格,第一反应就是“咋就这么贵?”但贵不贵,有时候根本不是绝对数值问题,关键是花的钱能不能让你心里舒服,留点念想。这次腾势的三款车型,配置上衣着光鲜,车漆多、颜色新奇,直接把霜云茶、紫瑢金这些听起来就有点故事感的颜色砸出来。你逛市场,会发现光靠色号吸引人,是攻年轻人的心理,追潮流,寻个性。问题是,光靠漂亮的外衣,能抹掉大家对于“买得值不值”的质疑吗?

销量是生死线,但高端混动市场的门槛,可不是靠一两个数据就能撬开的。腾势这回特别强调续航,官方把“一千三百三十公里”挂在宣传栏上,像是一颗定心丸。可你想想,这数字是怎么来的?两个油箱,也不敢说能一路跑完全程;高速Cruse一开,续航打五折,是常事。发动机电动机一起上,正常极速续航怕是没这么神。纯电续航二百三十公里,日常代步还凑合,真要长途自驾,怕是得反复找加油/充电站。数据归数据,实际归实际,两者能不能对得上,考验的是厂家的良心。

往往续航和配置的问题,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宣传和现实的落差。你说这回送的礼包,11万,乍一看有点夸张,什么防晕车系统、生命守护,全都标在清单上。可大礼包听着热闹,真拆开有多少是我们买车时真正会用到的?防晕车系统,其实就是把座椅和空气悬架调智能点,能不能真真切切缓解路上的不舒服?很多人晕车晕的不是座椅,是底盘的频率,是车里闷气,是长时间的不自如。这些新科技能不能落到实处,最后还得看实际体验,而不是发布会的PPT。

再说另外一条,车企最怕的就是“忽悠新客户、割老用户”,这次腾势倒是把老用户照顾到了,免费升级新功能。这事说得好听,但赛车跑道上最怕的是“赔钱赚吆喝”。你旧款升级新功能,听着美,实际上,厂商愿不愿意花这个成本,能不能真的做到“用户权益优先”,后续服务是不是跟得上?这些,都是检测厂商和品牌“血统”的细节。

内饰升级是常规操作,换个金山棕配色,把新座舱系统做得更像飞机头等舱,说穿了,是和“豪华感”“科技感”沾点边。这些东西让你上车时候有点新鲜劲,但三个月以后,人人都换内饰、搞氛围灯的时候,这些噱头还能剩下几分吸引力?还是要回到“用车舒适度”本身。

云辇-A底盘,空气悬架配上路面预判功能,有点像你提前知道坑洼,绕路而行,说是能提升晕车人的体验。可这事儿到底科学吗?中国道路复杂,悬架再聪明,也只能提前调节些许,真正让人不晕车,还是得靠动力总成的线性响应、空间宽大通透,以及车里别搁“闷盒子”味道。这些黑科技,等实地体验了才能下结论。

智能驾驶部分,激光雷达+英伟达芯片听起来很豪横,年底OTA升级,车位到车位全自动泊车,似乎是向蔚来、小鹏这些智能化大佬举了个拳。但市场是个大磨坊,每一项功能推出来,到底能用得住、多稳定,能不能减少车主“人肉辅助”,才是本事。你看特斯拉的历史,光靠宣传是不够的,最后大家还是看“实际场景”下它的表现。腾势这次说年底推大升级,等一年之后还有多少人能记得这些承诺,或者变成了“遥遥无期”,考验的也是企业公信力。

说到价格,38.98万能买啥?三十多万的预算,原来大家都去看BBA,合资品牌里面,这个价位能选的“老三样”一大堆。腾势是“国产混动”的新兵,把新能源和油混结合起来,就像吃饭时候,一碗饭一碗汤,主食搭配副食。可是混动的长板和短板大家都明白,油价高了,电池成本没下来,混动的经济性有时候也打个问号。新能源技术驱动下,大家不只是看动力,更看保值率、售后体系、用车场景的贴合度。

值得注意的还有一条,用户权益成了这次争议的核心关键词。中国车市卷到今天,用户往往成了被拉扯的对象。新车给新福利,老用户免费升级,是不是以后都能持续?还是一次性的营销动作?如果权益兑现,只能靠临时性活动,那大家都抢着首批下单,等后面没福利的时候,“老车主权益”又被打包卖给下一个客户,这循环最终是厂商自己砸自己的牌子。

你再看续航争议,每一代新车每次宣传都说自己多少公里,用起来其实只有宣传的一半多。电驱混动模式下,续航其实属于“看参数吃饭”,实际开车时候,高温、低温、路况、载重,都会让所谓的“续航”变成个摆设。到底这车能不能“一千三百公里续航”,不是看数字,而是每个人不同需求下的“真实体验”。厂家宣传可以高调,但如果车主过了两个月开不出数据,马上社交平台上就怼上来了。现在的用户早不是当年被洗脑的傻白甜,买车前查参数、看测评、问论坛,大家精明得很。

问题还没完,车企一次次发布新车,一次次升级功能,老用户不满意,新用户觉得试试也没吃亏。可这事儿最后考验的是企业持续服务的能力。腾势这次算是动了点良心,让老用户也能免费“升级”,但如果三年后你系统烂了、芯片技术淘汰了,还能不能按约定继续升级?企业承诺和兑现,到底能不能买到长期的安心感?

腾势N9上市升级,推新权益,续航和价格成焦点-有驾
腾势N9上市升级,推新权益,续航和价格成焦点-有驾

一台车,最终给人的不只是表里的科技和豪华,也是一种信任感,一种“你买了这东西,不会被坑”的踏实。那些“高端SUV”“混动里程”“行业标杆”的口号说得再响,最后都要落实到每个用户实际手里的体验值。厂商说你能跑一千多公里,你一次能用到吗?你真带全家出去玩,三百公里以后电池剩一半,服务网络能跟上吗?也许答案都要等时间给。

现在的问题其实很简单,腾势N9是不是市场成功,是不是技术突破,大家的判断方式早就从“听专家说”“看厂家宣传”变成了“用脚投票、用社交媒体发声”。第一批用户跑下来,测出真实续航,体验到真实智能化表现,那决定了这台车未来在市场上的口碑。原来的汽车江湖,是厂家和媒体联合割韭菜,现在是用户手里有了尺,谁说得不实,谁用得不爽,第二天知乎、微博就开喷。口碑比广告重要,砸多少钱都不如一句“这车真不错”。

腾势N9上市升级,推新权益,续航和价格成焦点-有驾

所以,把问题扔回厂商身上,你到底图什么?是想卷高端市场坑合资品牌的钱,还是想让国产混动的技术真进步三步?你这么多福利送出去,是不是真拿出了诚意,还是用优惠打马虎眼,吸引首批用户刷一波口碑?老用户能免费升级,那以后老服务还能跟得上吗?

腾势N9上市升级,推新权益,续航和价格成焦点-有驾
腾势N9上市升级,推新权益,续航和价格成焦点-有驾

这年头,汽车不是单纯的大件消费,而是一个连锁反应的生意。腾势这回把用户权益摆到台面上,续航争议又来了,车企到底能用诚意兑现“让用户安心”的承诺吗?新技术、新配置,都说得很漂亮,但结论只有时间能给,只有用户能证明。最后的答案很简单,你在路上开车的时候,不用担心续航,不用担心数据缩水,不用担心服务掉链子,厂商眼里真装着你,那才是买车时最该在意的东西。剩下的,就让时间说话,让市场给分。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