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村开三轮车送饲料的老杨,之前总说“我这是电动的,跑乡下没人管”,直到去年想进市区送货,没牌照被拦在城外,耽误了半天活儿。 老杨的经历不是个例,2025年起,全国多地对电动车、三轮车的管理全面收紧,正式进入“双证时代”。
1牌,三轮车的“身份证”,无牌上路直接扣车
老杨后来才明白,只要三轮车整车重量≥40公斤、最高时速≥25公里,就属于机动车,必须挂蓝牌或黄牌。
现在各地交警已启用电子眼AI车牌识别系统,无牌车辆触发自动抓拍后,车主将面临200元罚款甚至扣车。
办牌其实不难,带齐车辆合格证、购车发票、身份证,到车管所或“流动车管所”办理。
注意! 如果车辆未列入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无法上牌,这类车千万别买。
2证,人车双证缺一不可,C照开三轮车属违法
小区里拉装修材料的小刘曾以为有C照就能开三轮车,结果因“准驾不符”被罚。 实际上,三轮摩托车必须持D照,C照不管用。 无证驾驶可能被罚2000元并处15日拘留,准驾不符也要扣9分、罚200元。
行驶证同样关键,它是车辆的“户口本”。 现在可申领电子行驶证,通过“交管12123”APP随时查验,忘带也不怕。
3必须,安全红线碰不得
必须戴头盔,不仅是车主,乘车人(包括儿童)都要戴符合3C认证的头盔,否则罚款50-200元。
必须合规载人载货,货运三轮车货箱严禁载人,载货不得超宽(车厢两侧超出车身≤30厘米)、超高(从地面起≤2米)。 跑果蔬运输的王姐曾因超宽被罚,现在严格按标准装货。
必须禁止改装,私改电池、加装遮阳伞等行为一经发现,强制恢复原状并罚款。
这些误区坑过不少人
“电动三轮车不用上牌”,电动不是“免死金牌”,参数达标即属机动车。
“临时牌照还能用”,多地过渡期临时牌照已失效(如北京2024年到期,陕西延至2025年6月30日),逾期上路按无牌处理。“乡下查得不严”,现在连无人机都参与巡查,农村也不例外。
合规上路,反而更省心
合规车辆发生事故时保险理赔更顺畅。 目前多地推出便民措施,乡镇设“流动车管所”、线上预约验车等,办证效率大幅提升。 车主只需花3分钟自查,看牌照是否清晰、证件是否带齐、头盔和载货是否合规,就能避免大部分麻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