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发布会现在不摆物理公式了,更多的时候是站在用户角度,分析痛点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其实,今年汉L、唐L上市时,人们都能看出来,比亚迪真的是放大招了。
技术鱼池里,捞出来的东西,都足以支撑一个品牌:兆瓦闪充系统、3万转电机、千伏架构、易四方水平对置发动机、云辇系统、TBC高速爆胎稳定系统等。
在比亚迪看来,仅仅给车子加大电池,都不是技术问题,只不过是最基本的操作。真正比拼技术实力的,还是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在坚持“安全才是最大豪华”理念下,不断提升电动化水平,以及智能化普及。
比亚迪的第一个重心放在插混技术上,只不过油耗进入2时代之后,比拼硬件已经基本达到极限,因此开始通过大数据和AI模型比拼软件和策略,让DM—i 5.0车型的最低油耗降低到了2.6L/100km,也将变得缓慢起来。
当清华教材再一次将比亚迪的DM—i 技术写进教材时,比亚迪才发现其实自己的技术公开做的还是不够。近期比亚迪以“擎启新章,兆见未来”为主题举办技术交流会,集结国内顶尖专家,展示四大颠覆性技术:
尽管比亚迪还没有公布交流会的现场情况将会如何,但是不少业内人士已经表示,这个交流会实际上十分硬核。博主“EV博士说”就表示:“能做得出这么抽象的拓扑的结构也是没谁了吧”,配图则是硅钢片和现场录制视频的画面。
实际上,今年汉L、唐L发布会上,比亚迪宣传了这些技术,也简单介绍了这些技术背后的原理,只不过不够透彻,作为技术引领,他们还是想说清楚点,以便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交流会现场,比亚迪的工程师拆掉了3万转的电机,也将仰望 U7 水平对置发动机给拆了,电控系统也一一展示了出来。
说实话,按照现在汉L、唐L或者仰望U7的销量,笔者都怀疑比亚迪的研发成本暂时都没有收回来。在谁家都得像绝密技术一样保密,哪还会把这些核心技术拆解出来,拿来交流呢。
博主“万万_ECC”也晒出来了仰望U7发动机高清大图,直言:缸壁的润滑和活塞设计就是很大的难点。尽管目前比亚迪的这次技术交流会还没有正式对外公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将引领世界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比亚迪的技术过于硬核,在搭载到新车型上时,很多时候营销都跟不上。举个了例子,可能很多人对汉L、唐L的千兆闪充很感兴趣,但是目前建站的数量还没有达到期待的数量级别,尽管车子都已经发售了,很多人对这个功能都不太了解。
其实,不要说兆瓦闪充了,仅仅是双枪快充,250kW的公共快充桩上也仅需7分钟,就可以补能400公里,非常接近闪充效果。这个速度就已经令人咂舌了,只不过比亚迪没想到,在兆瓦级别充电桩安装预期建成之前,他们的宣传口径到底应该是什么?
其实,对于比亚迪来说,这样“咸鱼埋在饭碗底下”吃的场景很多,汉长续航版本加推的时候,DM-i车型使用了7合1动力域控制系统,加上软件策略更新,直接将百公里油耗干到了3.44L。而EV版本动力总成升级为八合一智能电驱系统,所以百公里油耗从最初备案时的11.6L,下降到了10.6L。
即便如此,比亚迪在加推发布会上也是一笔带过。可能在比亚迪看来,我给消费者省下每一滴油,节约每一度电,提供极限的安全保障始终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舒适和豪华。
当腾势N9成功挑战时速210km/h鱼钩测试极限的时候,当比亚迪给加推车型标配云辇-C、TBC高速爆胎稳定系统的时候,也只是一笔带过,给人一种错觉:黑科技在比亚迪都是不花钱的!
当仰望U9X拿下全球超跑技术第一 496.22km/h的时候,比亚迪团队才想起来是要开个发布会。当它跑进纽北7分以内圈速的时候,比亚迪团队才说:哦,我们还要挑战几次。
俞敏洪采访王传福的时候,王总表示:如果只想挣钱,办个电池厂就够了。他更想要的是科技报国。
说实话,以前不太相信,现在真的信了。做电池起家的比亚迪,明明可以将外观搞得像皮尺部一样,把车外形搞的炫酷一些,然后使劲加大电池就可以了。或者宣传“堆料”就够了。但是,它偏要在DM技术上榨干每一滴油,而不是简单地加大电池。并且它还把“天神之眼”智能辅助系统搞成了标配,入门即豪华,让比亚迪的车子成了“会过日子的车”。
汉L、唐L的好,可能只有车主自己才知道,从销量上看,比亚迪必须重新给他们开一次更为深入的发布会。正如路天当时说的:“要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技术的压迫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