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夜晚,朋友圈比4S店还热闹。
昨天那会儿,刚过午夜,问界M7的预定截图就像牛皮癣一样满天飞。
刷着刷着,我都觉得自己像个“等等党”,等着天亮看热闹。
你问为啥?
因为草老师一句“新M7定位提升了,别指望太便宜”,直接把那些还在梦想20万买高配的伙计们拉回了现实。
你看,成年人世界的糖,总是包着玻璃渣。
别信那些车评说什么“价格合理销量就没压力”,真敢信你就输了。
去年四驱M7刚出来,三十万门槛,谁买单?
销量高不高,数据一抓,啪啪打脸。
可你看看这次,厂家一通操作猛如虎,192线激光雷达、舱内激光雷达全都上,科技感拉满。
看着配置单我都怀疑,下一步是不是直接给你车钥匙顺带送个华为手机?
别笑,这年头卷到极致,车圈都快赶上手机圈了。
有读者说,配置升级就是良心,厂家全系四驱直接普惠,赚了吧?
我真想给你鼓个掌。
这套路和房贷降息有啥区别?
表面便宜,实际上羊毛还不是剃在你自己身上。
厂商精得很,哪有便宜可捡?
你以为自己薅到一把,结果回头看账单,还得倒吸口凉气。
说到激光雷达,全网吹得天花乱坠。
192线激光雷达、舱内雷达,数据确实好看,城区NOA说得头头是道。
可真到了路上,堵车的时候你敢不敢松手?
有些用户是真信,觉得OTA升级就像游戏打补丁,越更越强。
也有人心里犯嘀咕:等技术成熟了再说吧,别买来当小白鼠。
你看这场面,像不像世界杯踢到点球,谁都不敢先冒头。
外观变化倒是肉眼可见。
老款那个“油腻大叔”形象一夜之间变成了健身房小狼狗,谁看了不心动?
问题是,买车真的只看脸?
外观再帅,开出去还得看动力和智驾。
增程版全系四驱,这宣传语一出,朋友圈和车友群里瞬间炸锅。
有人说这才是“真香”时刻,有人又冷笑一句“配置再好,也得看钱包”。
我也想过,为什么问界M7这波能引起这么大反响。
你看,新能源车市场卷得飞起,一个个都在堆科技、飙参数,谁还会傻到拼价格?
品牌要面子,消费者要里子,这算不算一场零和游戏?
厂家想用配置堆出高端感,用户却只关心自己花的那几万块到底值不值。
你问我怎么选?
有钱的直接上新款,穷点的盯着二手老款,谁都不傻。
再说回价格。
9月5日那天,大家跟看春晚似的盯着直播,生怕错过揭晓的那一刻。
价格出来,有人立马下定,也有人冷着脸继续观望。
你以为买车是理性消费?
其实和买球鞋差不多,心动那一秒,钱包根本拦不住。
问界M7这波操作,正好踩在“刚需”和“智商税”之间,懂的人心里有数,不懂的,反正也不差这两万。
智能驾驶的事儿,厂家说得比谁都溜。
城区NOA要通过OTA升级,听起来很美。
可你真信吗?
买回来发现还要等、还要测,体验能不能跟宣传对得上号,谁知道呢?
我有个朋友,买智能电车就是冲着自动驾驶去的,结果一年体验下来,还是自己老老实实握方向盘。
科技感是满分,安全感还得自己找。
聊到这里,不得不提那些车评和营销号。
每次新车发布,先吹一波“颜值提升”“配置拉满”,再用数据堆出一座山。
可等热度过了,真正留在路上的,还是那些看重实际体验的老用户。
问界M7能不能逆袭?
说实话,市场比谁都冷静,流量带来的热度能不能沉淀下来,全看产品力和品牌号召力。
你以为新能源圈只有问界在卷?
理想、小鹏、蔚来,哪个不是一边喊着“技术平权”,一边在配置和价格上做加减法。
问界M7这波算不算杀疯了?
也许吧,但消费者早被互联网教育得明明白白。
再高的配置、再帅的外观,买单前都得精打细算。
毕竟,钱包才是最后的裁判。
其实聊到最后,谁也说不准问界M7是“真香警告”还是“智商税再升级”。
你要说它不值吧,配置摆在那儿。
你要说它值,价格又让人咬牙。
成年人世界哪有容易二字?
买车和买房、买基金一样,都是一场自我博弈。
问界M7到底香不香?
说到底,还得你自己试一试才知道。
留言区别光看热闹,讲讲你对问界M7的看法呗。
你会下单吗?
还是等等再说?
搜索“问界M7价格”“问界M7配置”“智能驾驶汽车”这些关键词,或许惊喜就藏在评论区的下一个段子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