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销量遭质疑,公关回应“不专业”引热议

"单周销量暴跌400台!"——这个数字最近像根刺,狠狠扎进小米汽车的舆论漩涡里7。但更让车主炸锅的,是公关负责人王化那句轻飘飘的"假期影响论"8。说实话,当一家车企把销量下滑归咎于"大家更爱旅游",这比数据本身更耐人寻味。

数据打架背后,藏着两套逻辑
看公开数据就像玩拼图:4月小米SU7刚拿下10万以上价位段销冠4,5月就被曝周销量跌至冰点7。有趣的是,集团咬定"锁单量稳定新增"5,但车主群里维权声却此起彼伏——有人为前舱盖挖孔要退一赔三,有人因OTA锁马力怒斥虚假宣传26

这根本不是简单的数字争议,而是‌营销话术与用户体验的终极对决‌。雷军说要做"最安全的车"2,可安徽车祸暴露的纯视觉方案缺陷3,让承诺显得苍白。当技术激进主义撞上人命关天,再漂亮的PPT都成了废纸。

小米汽车销量遭质疑,公关回应“不专业”引热议-有驾

公关翻车,暴露信任赤字
王化回应争议时提到"交付中心不足""产业链配合"5,道理没错,但时机错得离谱——车主正为碳纤维引擎盖维权,高管却强调"退订会让小米崩塌"2。这种把企业危机转嫁给消费者的逻辑,简直是在伤口上撒盐。

更讽刺的是,小米曾靠"和用户交朋友"杀出血路,如今却活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200万积分补偿被维权博主嘲讽"不如停车费"2,NOA事故后紧急更名"辅助驾驶"6,这些操作像极了犯错后偷偷改考卷的学生。

小米汽车销量遭质疑,公关回应“不专业”引热议-有驾

破局关键不在数据,而在态度
我翻遍财报发现个细节:小米SU7的产能其实在爬坡5,但用户要的不是工厂照片,而是车祸调查报告;不是销量排行榜,而是前舱盖挖孔的合理说法2

新势力总爱说"颠覆传统",可传统车企百年积淀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当雷军内部演讲承认"创业以来最艰难时刻"1,或许该想想:用互联网思维造车没错,但把车主当"数据包"运营,迟早要还债。

小米汽车销量遭质疑,公关回应“不专业”引热议-有驾


各位老铁,‌ 在评论区聊聊,你觉得新势力车企最该补上哪堂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