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插混换到纯电这半年,每月省下的1200块油钱让我明白了一个被4S店刻意回避的用车真相
服务区充电桩前,看着仪表盘上跳动的数字——10分钟,续航从240公里涨到540公里。旁边那辆插混还在排队等加油。我突然想起半年前,自己也是那个在加油站排队的人,每次看着油表心里都在算账:这箱油又是四百多。
现在每天晚上回家插枪,早上拔枪出门,低谷电价三毛一度,一个月电费也就两百出头。以前那辆插混,光油钱一个月就得一千四,这还是省着开的情况下。
做这个决定时身边质疑声不少。“充电麻烦吧?”“冬天续航打折厉害吧?”“高速没电怎么办?”连我妈都说,插混不是挺好的,又能用油又能用电,为啥非要换?
真开上之后才发现,有些体验不亲身经历根本想象不到。
就说充电这事。市区通勤一周充一次够了,家里有桩根本不存在麻烦这个概念。第一次跑长途确实心里打鼓,但实际上现在高压平台充电速度快得离谱,喝杯咖啡的时间就能补够下一段路程的电。反而以前开插混,服务区排队加油耗的时间更多。
车开起来的感觉也不太一样。
底盘特别扎实,过弯的时候车身姿态很平稳,不会有那种重心偏高的感觉。后来琢磨明白了,电池在底盘下面压着,物理结构摆在那,重心低是天生的。还有就是静音,全程只有风噪和胎噪,发动机那种轰鸣声彻底消失了。
智能化这块倒是给了我不少惊喜。语音控制不是那种鸡肋功能,说“有点冷”,空调自动调温;说“找个川菜馆”,导航直接规划路线。有次在外地出差,突然想起家里灯没关,在车里动嘴就解决了。这些功能插混上也有,但系统响应速度和流畅度完全是两个级别。
当然也不是没槽点。
冬天开暖风续航确实会打折,大概七折左右的样子。不过仔细算算,以前插混冬天油耗也往上蹿,综合下来成本差别没想象中那么大。还有就是充电桩,虽然现在设施多了,但偶尔还是会遇到桩位被占或者桩故障的情况,出门前习惯性看下充电地图总没错。
说到底,换不换纯电跟用车场景关系很大。
有固定车位能装桩,日常主要在市区跑,偶尔上高速,这种情况下纯电可能比预想中更合适。但要是经常往偏远地区跑,或者压根没条件装桩,那还是得好好掂量掂量。
上周末洗车,旁边车位的车主问我纯电好不好开。我没直接给建议,只是把这半年的真实感受说了说。适不适合得看个人情况,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现在的纯电车,跟几年前那批产品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有些东西,开过才知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