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风光无限的新能源汽车“领头羊”比亚迪,这次吃了股价“跌跌不休”的苦头!10月30日刚发布的三季度报告,一下子让人心头一凉——公司营收同比下降3.05%,净利润更是猛跌了32.60%。股价也应声下跌,以103.61元/股收盘。曾经一路飚红的比亚迪,如今在财报上栽了个跟头,吃瓜群众不禁要问这是怎么了?
别急着唱衰,来看看后三季度的整体成绩单吧。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的营收同比增长了12.75%,站稳在5662.66亿元这个数值上。然而,净利润的表现却有点尴尬,下降了7.55%,只剩233.33亿元。这就如同蒸了一锅米饭,饭香是香了,但分一碗能吃饱的排队更长了。更尴尬的是,营业成本增速(14.76%)在这期间直接压过了营收增速的“气焰”。这背后,不乏行业竞争加剧的“地火”,也有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的“添柴”。花里胡哨的变多了,钞票却烧去了更多。
话虽如此,比亚迪却在研发上有点“拼杀红眼”的劲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猛涨了31.30%,总计用去了437.48亿元,把净利润抛在了脑后。在推出多项技术后,它确实吸引了不少车迷的眼球,比如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和灵鸢车载无人机这些看起来自带“黑科技光环”的玩意儿。技术狂潮裹挟着高销量的数据也扑面而来前三季度全球累计销量突破326万辆,同比增长18.64%。完成人家全年目标的70%以上,这个速度简直就是一位“全球新能源小美人鱼”的划水节奏!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的销量主力已经悄悄从“国内起家”转移到海外。今年的海外销量一路狂飙到了70.16万辆,同比暴增132%,堪称家族出海的典型案例。你再看看它的布局,遍布全球117个和地区,甚至还国内惊喜上线了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在日本,比亚迪携插混车型“海狮06 DM-i”杀入市场,让东京车展成为它的“主场”。如果它能继续把海外市场拿捏得死死的,那盈利能力也许会成为它未来的亮点。
但从现金流来看,情况稍显不妙。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下降了27.42%。虽然总资产增幅依然坚挺,达到15.14%,但存货增长过快(31.83%),使其资产端略显沉重。不难看出,扩张带来的存货压力已开始浮出水面。要知道,表面风光的长期持有在建工程实际上也可能拖慢回报节奏。此外,虽向上游供应商付款周期缩短有助于双方关系缓和,但带来的财务压力也是明摆着的事。
归根结底,比亚迪的故事像极了那句俗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行业竞争加剧,研发投资飙升,自身盈利能力暂时“打了个点折”,几者叠加直接造成了净利润下滑。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比亚迪就“货船搁浅”?不至于,海外市场正火力全开,技术进军赛道也渐入佳境,它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不过,说到底,比亚迪想真正成为稳居市场的“多面王者”,还须在盈利稳定性与研发投入之间找到精妙的平衡点,别让账上那日渐沉重的存货仓库压得喘不过气来。
吃瓜群众突然悟了别光看股价起起落落的热闹,背后的“隐形筹码”才是真英雄。比亚迪,该如何平衡黑科技创新与盈利能力的天平?手里有财的你,又会愿意为这样的公司投出那张信任票吗?谁是最后的赢家,或许还得看比亚迪的下一局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