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交媒体被“神木市取消路边停车收费”的话题刷屏时,这座西北小城瞬间登上热搜榜首。网友们纷纷点赞:“这才是真正的惠民政策!”、“画条线就收钱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这股热潮背后,是陕西省神木市人民政府在7月19日发布的一则公告,它不仅引爆了网络讨论,更折射出城市治理的深层变革。让我们倒叙回放,从沸腾的反响回溯到事件的源头,揭开这一决定的来龙去脉。
时间倒回公告发布后的几小时,微博、抖音等平台迅速被网友评论淹没。一位西安市民留言:“车主都有路边停车的需求,但收费后车被撞了却没人管,这合理吗?神木市做了件大好事!”另一位网友则感慨:“路边停车收费本是‘创收好项目’,只有富裕的县市才舍得放弃。
神木人均GDP超40万元,是北京上海的两倍,加上免费教育和医疗,取消收费顺理成章。”这些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将神木市推上舆论浪尖。事实上,神木市作为西北地区最富的县级市,其经济实力早有口碑——2023年人均GDP突破40万元,十五年免费教育和全民免费医疗政策已实施多年,这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坚实后盾。
回溯历史,神木市依托煤炭资源崛起,从昔日的贫困县蜕变为经济强市,地方财政充裕让惠民政策成为可能。政府官员在采访中透露,决策前参考了市民反馈,许多人抱怨收费“只收钱不服务”,促成了这次改革。
事件的核心始于7月19日,神木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取消道路(辅道)停车泊位收费的公告》。公告明确指出,为进一步加强城市交通秩序管理,方便市民停车,决定全面取消由神木市城投公共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道路(辅道)停车泊位收费。
公告详细规定了停车规则:市民需将车辆停放在停车位线内,按“齐头、顺向、入位”的要求有序停放。为避免车位被长期占用,交管部门将对停放超过72小时的车辆强制拖离;对乱停乱放的车辆,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处罚。这份公告由市政府办公室起草,经市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并于当日通过政府官网、社区公告栏等渠道发布。
神木市城投公共服务有限公司作为运营方,此前负责全市路边停车收费,年收入可观,但市民投诉频发,如收费后车辆受损无人担责。决策过程中,政府还调研了其他城市案例,发现类似收费常引发矛盾,最终拍板取消,转向以服务为导向的管理模式。
公告发布前,神木市已酝酿数月。今年初,市民热线收到大量停车相关投诉,一位出租车司机在反馈中说:“每天交停车费,但车位紧张时车被刮蹭,公司推诿不赔。”这促使政府成立专项工作组,由交通局局长牵头,联合城投公司、交警大队展开摸底调查。
他们发现,路边收费虽带来收入,却加剧了停车乱象,部分车主为避费乱停,影响交通流畅。同时,神木市的经济背景为改革铺平了道路——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典范,地方财政不依赖“停车费蛋糕”,而是靠多元化产业支撑。政府官员在内部会议上强调:“惠民不是口号,要落实到细节。”
最终,7月19日的公告成为水到渠成的结果。网友的力赞并非偶然,它呼应了全国对停车收费改革的呼声。许多城市路边收费被诟病为“只收费不保障”,神木市的举措树立了新标杆。
如今,神木市的决定已从网络热议落地为现实行动,交管部门正加强巡查,确保新规执行。这座小城用行动证明:当治理回归便民本质,市民的点赞就是最好的勋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