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8 号刷新闻,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的话像颗带棱角的石子,“咚” 地砸进我心里。她对着镜头直言:欧盟正被中美挤到边缘,别再做 “穿着西装跑马拉松” 的傻事!这话糙得像街头巷尾的闲聊,却比淬了冰的刀片还锋利,“唰” 地划开欧盟绷了多年的体面 —— 那层看似光鲜、实则一戳就破的糖衣。
我当时正趴在桌前吃午饭,指尖划过手机屏幕上的数据,筷子都顿了。你猜欧盟现在的 GDP 全球占比剩多少?才 17%!比 2000 年少了整整 9 个百分点。这可不是小数目啊!像揣在棉袄内袋的钱,没见着怎么花,不知不觉就少了一大截,连指缝都摸不到余温。
更揪心的是高科技出口 —— 欧盟才占 12%,可中美两家加起来,竟硬生生吞了 55%!半壁江山都被人攥在手里,欧洲呢?只能杵在旁边看,连伸手够一够的资格都快没了。想起十七年前,欧盟还握着全球超四分之一的 GDP,那会儿提起欧洲,谁不觉得是响当当的经济大户?街坊邻居聊天,都得带着点羡慕:“人家欧洲人,日子过得滋润!”
可现在呢?连两成都快保不住了,跟被扎破的气球似的,气一点点漏光,只剩个皱巴巴的壳子挂在那儿。就说全球企业百强名单,十年前还有 36 家欧洲公司亮着名儿,像黑夜里的星星似的闪;现在再看?只剩 14 家在苦苦撑着,连前十名的门槛都摸不着 —— 前十名里,全是中美巨头的影子,欧洲两个边儿都沾不上。这哪是竞争?分明是人家撒开腿往前冲,欧洲却在原地打转转,被甩得老远,连人家扬起的尘土都快看不见了!
前两天跟做外贸的老周聊天,他叹着气说德国现在都喘不上气。作为欧盟的经济引擎,德国人均 GDP 一口气退回到七年前的水平,跟坐了趟倒开的火车似的,越走越往后。老百姓的收入更别提了,连着四年往下掉,钱包一年比一年瘪,连超市里的面包都不敢随便买了。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说欧盟 “陷入停滞”,这话够客气了 —— 往难听了说,就是原地不动,跟瘫痪了差不多!想往前挪一步,腿都迈不开,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往前冲。
有人说欧盟缺人才、没技术?倒也不全是。我琢磨着,它就是陷在了官僚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泥沼里,越陷越深,脚都拔不出来了。你看人家中美,都在拼创新、抢赛道,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半用;可欧盟呢?还在为那些条条框框的法规吵得面红耳赤,唾沫星子横飞,把宝贵的时间全耗在没用的扯皮上 —— 这不是等着被甩吗?
梅洛尼说欧盟 “注定上不了桌”,这话虽不好听,却是实打实的大实话。在地缘政治的博弈场里,欧洲既没有中国那样的制造韧性 —— 那种不管风吹雨打,都能稳稳扛住的硬底气;也没有美国那样的科技霸权,连说话都没那么硬气。卡在中间,两边都不讨好,活成了个尴尬的角色,就像个多余的人站在宴席旁,想上桌,却没人递碗筷,只能干看着。
不过话说回来,危机有时候也是转机,就像阴雨天里偶尔透出来的一缕光。要是欧盟能舍得放下那身 “西装”—— 放下那点不值钱的体面,别再端着架子;要是能换上跑鞋,踏踏实实往前跑,说不定还能追上队伍,找回点主动权。可问题是,它真能放下面子,抛开那些捆住手脚的束缚,好好拼一把吗?
各位读者,你们觉得欧盟能走出现在的困境吗?是会继续 “穿着西装跑马拉松”,还是能狠下心改变?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 —— 毕竟这事儿,跟咱们的日子也不是没关系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