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每年续车险的时候能淡定地刷牙、洗脸、榨橙汁、瑜伽一气呵成,面不改色地核对条款,另一种在保单页上划拉半个小时,最后还是买了全险,仿佛花的是不是自己钱、开的是不是自己车。很遗憾,我属于后者,而且不仅每年都要纠结一番,还总要把“全险”两个字用红笔圈起来,生怕保险公司漏保了我的第七感和那点可怜的安全感——毕竟,安全感嘛,得靠保险堆出来,别指望主副驾驶那些蹩脚的气囊。
要说买东西,套路多得让人怀疑人生,买保险自然也不例外。全险,这俩字,听着就像是武林秘籍,谁特么不想全方位保护自己?厂家拼多多认真给你配齐:玻璃碎了、划痕了、自燃了、第三者激动了、车里鼠标失踪了、后备箱飞天了……项目一个比一个多,整得像奶茶加料一样,最后喝起来就像掺了八百种胶原蛋白。实际上,真全喝了,顶多治不了焦虑,能给你痛快的,大概率只有续保时候一脸懵逼的自己。
当然,保险公司和客服小哥永远是你的知己——他们最爱问的一句是:先生,要不要买个全险,省得以后再加,这样更划算!这就跟理发的时候,Tony老师怂恿你烫个同款羊毛卷一样,套路熟得都能评个传承人。问题是,你是真傻还是假傻,明知道有些险种买了等于捐款,但就怕那一年出点幺蛾子,结果赔了钱还白担心。每次保单签完,仿佛买到了一份售后型心理按摩。
说到“入门标配”,其实国家考虑得很明白:你敢上路,必须有个交强险。这玩意儿就像学校食堂的免费汤,味道淡如水,但名义上不能没有。交强险保额少得可怜,敢赔敢赔,赔得都是小钱,财产损失两千,医疗也就一万八,如果你梦想开碰碰车撞上宾利,分分钟让你体验什么叫真正的经济独立。道理很简单:国家能保护的只是底线,剩下的,靠你自己脑补。所以你不买第三者责任险,基本等于舍不得多穿条秋裤,冬天还想美丽冻人。
第三者责任险吧,名字听着让人误会,以为买了以后可以随心所欲地当第三者,其实正相反,是帮你兜底别人的锅。如今大街上,三步一个特斯拉,五步一台大G,手一抖没减速,砸出来的窟窿够你贷款装修。以前顶着五十万保额,现在都不敢眨眼,双倍、三倍,一百万二百万一级一级卷上去,仿佛不保个天价,自己都对不起这飞速上涨的物价和倒车影像。
保险的意义之一,是让你买到心安理得的夜晚。可只有照顾了别人,还真不够。作为手残党的噩梦,车损险成了广大司机的精神乌托邦。新司机最怕的是什么?不是红灯启动慢两秒被滴成筛子,而是停车场拐弯,左边护栏、右边柱子瞄得比初恋恋爱对象还准。人生再短,也没见过那么多刮痕和掉漆。车损险这时候就是“投胎险”,不管你地震水淹落石头,还是倒车惊艳现场,统统帮你埋单——当然了,保险公司初步调查一般都怀疑你顺带刮了他们的墙皮。
保险这个行当,最厉害的地方,是让你连良心都能分期付款。殊不知大多数时候,除了这几样险种,其他的“全险附加项目”纯粹是给你打鸡血的。比方说传说中的“划痕险”,你以为买了以后车再也不会被小朋友一键出道,实则理赔多少还要看你能不能板着脸把一条蚯蚓般的划痕解释成“严重事故”。“自燃险”更好玩,估计保险公司自己都怕了,这两年新能源车是流行自焚,可最后赔钱时,能不能理得到都还得看各路鉴定专家茶余饭后的心情。
有的朋友追求极致安全,生怕出门摔一跤也得自责没买个“医保外用药险”。小玩意儿不贵,毕竟这年头医保能覆盖的药越来越稀罕,真轮到你遇上不明奇难杂症,寻常药店连进的资格都没有,保险兑换券此时变身救命锦鲤。差不多几十块钱,花得堪称“上厕所顺便点玩具抓娃娃”。功力大不大,关键时刻才知道。
那有人说了,保险嘛,不就是买个心安又没亏?说对了一半,关键是这“心安”值不值你那几千大洋。讲真,市面上所谓全险方案,除了安全感,剩下的多半是套路。任何一个朋友如果问我买啥险,我绝对不会建议“闭眼全买”,这是在助长保险代理人的小目标,而不是你的财务健康。
最聪明的活法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交强险,这个不用纠结,国家爸爸孝敬的素馅包子,人人都有。三者险,一定要上,缺了它就别谈什么安全感,建议额度越高越好,别让三百万的豪车毁了你两代人的福报。车损险,有车必备,不然还是建议开电动车上路,反正没有保护伞的日子谁都不好混。至于医保外险这些低调选手,有条件的备一个,价格亲民,效果有惊喜,跟杀价买二手空调差不多,捡到就是赚到。
剩下那些花里胡哨的选项,见仁见智,你信它管天管地,理赔时它八成拿你当空气。如果你属保守派、上路像打游戏开无敌,能自得其乐也挺好;但要是一年撞五次、换八个后视镜,那就别省这点钱了。说到底,保险不是买彩票,更不是最后的底裤,精明点,做个普通有防护罩的正常人,别把全世界的忧虑压在一份保单里。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喜欢“有病治病,没病看景”,一手全险买到底,买个全家福自拍票。咱可以理解,人和人之间,就是有人喝水都怕烫,一口气买下所有的“如果”,最后发现,最大的不安其实来自“什么都不信”。保险公司靠的就是你这种“万一”的认真,还不是保险贵,是你的人生太怕变数。
话说回来,新司机补充点驾乘险也算合理,毕竟“铁打的方向盘,流水的手气”,但别指望保险能替你开车,出了事还是那句老话,警察叔叔“调监控”只负责捡证据,最终兜底的,还是你干瘪的钱包和紧绷的神经。真要省钱,别贪图全险的心理安慰,大可按需搭配,把省下的钱攒着年底买个方向盘套,还实用点。
讲这么多,再聪明的配置,遇到重大事故,也是“保险兜底、肉疼到顶”。这就是保险的终极原理:它负责现金流转移,从你的焦虑左口袋倒到赔款右口袋,真正的安全还是掌握在你自己的“刹车”里。火候没把握好,还不如练练停车入库来得实际。至于买保险的“心得”,其实跟买情感课差不多,谁都想当最后那个没上当的,但轮到你后悔时,保险公司早在别处准备下一个全险套餐了。
总之,别为“全险”三个字交智商税,省点钱买杯咖啡,或许还能顺便思考下人生价值。毕竟,生活已经够险的了,谁还在乎这点保险。最后一句:保险不保险,心里自有账。至于今年续保我配了啥?保密,毕竟我的安全感比保额还有限,但我很乐意看你们在评论区炫耀,也欢迎头铁的老司机们分享花式投保套路。别问为啥,因为我也在等,哪一天“内心强大险”能保我一世无忧,然后——嗯,我可能还是会纠结半天。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