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手机,老是看到理想i8这车在朋友圈“上头”。不是谁谁提车了,就是哪个交付中心又排长队。说实话,我一开始还觉得,不就是又一款新能源SUV吗?结果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车,真有点东西。
你想想,7月底才上市,到9月15号晚上8点,已经有4653位用户提车了。啥概念?差不多两个多月时间,月均提车2300台以上,这速度,别说在纯电SUV里,放整个30万级家庭车市场,都算“支棱起来”了。更夸张的是,小订排期已经到了7月17日的上午十点多,这意味着后面下的订单,得等上小四个月。这哪是买车,简直是抢限量款球鞋!
那问题来了,理想i8到底凭啥这么火?
先说外观。理想i8看起来不像传统SUV那么“敦实”,反而有点轿跑的溜背感,风阻系数做到了0.235Cd,这数据在同级里算是顶呱呱了。配上贯穿式灯带和“灯厂”级别的矩阵大灯,晚上一开出去,走路都摇头晃脑,出片利器实锤。但你别以为它只是个“花瓶”,六座布局,二排是两张独立航空座椅,腿托、加热、通风、按摩全配齐,第三排也不算“小板凳”,成年人坐进去,腿还能伸一伸。这空间,说是“床车”也不过分,周末带全家出游,爸妈孩子都能舒舒服服睡一觉。
再说开起来的感觉。理想i8主打“轿车的驾驶感”,这话听着有点玄,但你真上手就知道了。底盘调得稳,过弯侧倾控制得比大多数SUV都好,方向盘手感轻重适中,女生开也不费劲。动力系统是双电机四驱,百公里加速5.3秒,什么概念?红绿灯起步,一脚油门,旁边油车司机还在挂挡,你已经“上桌第一个动筷”了。而且因为是纯电,加速顺滑,没有顿挫,城市里走走停停特别跟脚。不过,有人担心纯电续航焦虑?i8标配102度电池,CLTC续航700公里,高配还有119度,能跑800公里。日常通勤完全够用,跑个周边城市也基本无压力。
智能化这块,理想一直不弱。i8搭载了最新的AD Pro 3.0和智驾系统,L2级辅助驾驶该有的全有: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盲点监测,一个不少。高速上开启NOA,车子自己变道、超车、下匝道,轻松得像在打游戏。车机用的是双高通骁龙8295芯片,操作丝滑,语音助手“理想同学”反应快,连续对话、可见即可说,基本不用动手。中控大屏、副驾娱乐屏、后排双屏,全家人都能各玩各的,长途出行再也不用听娃喊“到哪了”。
当然,也有人问:等四个月,值不值?毕竟现在车市“跌冒烟了”,不少品牌降价求量,理想却还在加价等车,是不是有点“飘”了?但你看它的竞品,就明白了。
比如小鹏X9,也是六座纯电SUV,设计前卫,智驾系统甚至更激进,城区NGP跑得挺顺。但它走的是“驾驶玩具”路线,底盘偏硬,舒适性稍微弱了点,二排座椅也没i8那么“行政”。家庭用户更看重舒服,小鹏这点就略输一筹。
再看蔚来ES8,豪华感没得说,服务也顶呱呱,换电模式补能快。但价格高啊,标配都要40万往上,选装一加,轻松50万。相比之下,理想i8起售价35.98万,性价比直接“打脸”那些说它贵的人。而且蔚来等车也不快,热门配置照样排队。
最逗的是,理想自己都看不下去这等待时间了。产品线负责人张骁都出来“劝退”了:等不及的,可以看看理想MEGA。你没听错,旗舰MPV,现在等车只要一个月左右!MEGA空间更大,充电速度更快,800V高压平台,12分钟充500公里,简直是“电车焦虑终结者”。虽然造型有点“鱼雷”风,争议大,但实用性拉满,适合多孩家庭或者商务出行。这波操作,等于给着急提车的用户多了一个“真香”选项。
说到这儿,你可能也发现了,理想现在玩得挺明白。i8主打家庭六座SUV市场,MEGA覆盖高端MPV需求,L系列继续守着增程基本盘,产品线铺得又宽又稳。而i8的成功,不只是靠营销,更是抓住了“奶爸车”用户的核心痛点:要空间、要舒适、要智能、要面子,还得开起来不笨。它把这些都做到了均衡,甚至有些地方还超预期,不火才怪。
不过,也有车主“气得蹦起来”:我早下单的怎么还没提?张骁解释了,有不到1%的订单会出现“晚下先提”,比如现车到了但原车主推迟交付,就顺延给同城新订单。虽然比例小,但对个体来说就是100%的焦虑。理想在交付透明度上,其实还能再优化优化。
总的来说,理想i8不是什么“车界网红”,靠颜值昙花一现。它是实打实用产品力说话的“国民神车”潜力股。从空间到舒适,从智能到性能,几乎没有明显短板。四个月的等待,确实劝退一部分人,但也说明它的吸引力足够“上头”。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理想i8,你会考虑放弃等待直接入手吗?还是转投MEGA的怀抱?又或者,你觉得小鹏X9、蔚来ES8才是更合适的选择?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