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这气还没顺过来呢,刷到法拉利今年的成绩,真是把我给看笑了,不对,是气笑了。
你们说,F1这几年,法拉利怎么就成了“老二哲学”的忠实拥趸了呢?
我寻思着,这支队伍,那可是多少车迷心中的“跃马”,是速度与激情的代名词啊,结果呢,最近十年,掰着手指头数,总共才拿了24个分站冠军。
这数字说出去,都感觉有点寒碜,别提今年了,到现在一个都没有,我真的是要原地爆炸了。
我眼睁睁看着勒克莱尔,开着那辆SF-25,在赛道上死磕,拼了命的往前冲。
他真的已经很努力了,不知不觉都七次站上领奖台了,七次啊,这得是多大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
想想他那张有点委屈又有点不甘心的脸,我就替他感到不值。
每一次看他冲线,心里都跟着揪成一团,总觉得就差那么一点点,胜利就能到手了。
可结果,每次都差点意思,你说他能不憋屈吗,我看着都替他憋屈。
有朋友跟我说,你别这么悲观啊,看看乐扣的数据,他队内成绩多好。
我当然知道他队内成绩好,这简直是明摆着的事实,甚至可以说,他把队友按在地上摩擦了。
和那个七冠王汉密尔顿比起来,乐扣简直就是队内的“数据之王”。
我看了官方数据,2023赛季(这里我得补充一下,以免有人以为我说的是所有历史数据),勒克莱尔在正赛的H2H(就是队友之间的直接对比,谁排在谁前面)是16比3,排位赛H2H是16比4。
光看这个,就已经能说明问题了,在硬实力上,乐扣明显是更胜一筹的。
领奖台次数更是碾压,他拿了7个,队友是0,这差距大到都快能让人直接忽略掉另一个人了。
头排发车的次数,乐扣有5次,队友还是0,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勒克莱尔在单圈速度上,那是真的有两把刷子,能把赛车逼到极限。
所以,你看他不是没有能力,他是真的在努力,用自己的天赋和汗水去争取最好的成绩。
但问题是,这些亮眼的数据,最终却没有能转化成分站冠军。
这简直就是F1里面最残酷的笑话了,个人能力强到爆炸,团队却拖了后腿。
这不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吗,或者说,是有米,但是炊具出了问题。
有人跟我说,F1这玩意儿,不光看车手,还得看车队策略,看赛车性能。
这话我能不懂吗,我又不是刚看F1的愣头青。
可问题是,策略失误,赛车不稳定,这不都是法拉利这些年的老毛病了吗。
我记得2022赛季,巴林站和澳大利亚站(这些都是我看了直播的,记忆深刻),勒克莱尔那会儿跑得简直风生水起,我当时都以为法拉利要重回巅峰了。
结果呢,后面赛季一拉到底,策略失误,引擎可靠性问题,简直把车迷的心都给伤透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2022年摩纳哥大奖赛,当时勒克莱尔排位赛第一,主场作战,结果车队策略失误,他活生生从领跑变成了第四。
我当时就在电视机前骂出声了,这种操作,真的让人看了心梗。
还有2022年的英国站,勒克莱尔的轮胎策略,又是被车队给坑了,最后眼睁睁看着胜利溜走。
这些失误,不是一次两次,是无数次,它们积累起来,就成了勒克莱尔无法登顶的巨大障碍。
你再看看隔壁的红牛和梅赛德斯,人家车队就算有时候有失误,但总体上还是稳健的。
人家汉密尔顿能拿七个世界冠军,固然是他自己能力超群,但梅赛德斯车队的稳定发挥,也是他成功的基石。
反观法拉利,好像总是在“惊喜”和“惊吓”之间反复横跳。
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支队伍,就像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但是家长总是搞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操作。
我记得以前看一些F1的历史资料,法拉利在舒马赫时代,那真是所向披靡。
那时候的车队策略,执行力,赛车稳定性,都达到了一个巅峰。
我当时就想,这才是真正的法拉利啊,这才是“跃马”该有的样子啊。
可现在呢,我觉得他们更像是一匹,虽然偶尔能跑得很快,但总是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马。
他们总是在说要“重回巅峰”,要“争夺世界冠军”。
可这些口号喊了这么多年,除了让车迷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然后又一次次失望之外,还有什么呢。
我看着勒克莱尔,我觉得他就像是一个孤独的斗士。
他用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扛着整个车队往前走。
可他终究是一个人,F1是一个团队运动,再厉害的车手,也需要一个同样强大的团队来支撑。
所以,问题不在勒克莱尔身上,他的能力毋庸置疑,他绝对是未来世界冠军的有力竞争者。
问题出在哪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我只希望法拉利能好好反思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匹“跃马”总是跑不到终点。
别再浪费勒克莱尔的天赋了,他真的值得一个世界冠军。
今年的零分站冠军,这简直就是给所有法拉利车迷的当头一棒。
我这几天真的都快吃不下了,这比赛看着,比我自己上班还累。
我总在想,到底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看到法拉利真正的崛起,而不是每一次都让人充满期待,又让人彻底绝望。
难道就真的只能看着乐扣,永远这样拼命,却永远差一口气吗?
声明: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内容 90%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