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新能源补贴复核,车企核减超1.4亿!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一份关于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初审情况的公示,引发了行业热议。数据显示,多家车企实际获得的补助资金较申请金额有所减少,高核减金额达到约1.4亿元。

是“骗补”还是“流程问题”?

这份公示一出,立刻有媒体炒作“骗补”和“退钱”等字眼,引发公众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质疑。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奇瑞汽车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澄清了事件的真相。 他们表示,这次核减补助资金完全是正常的审核流程,并非“骗补”行为。奇瑞将2016-2020年期间积攒的新能源车集中进行补报,省市两级审计早已审核通过。但部分车辆的终端收款凭证存在瑕疵,导致工信部按照流程核减了这部分车辆的补贴。说白了,就是材料不齐全,与“骗补”毫不相干。

五年新能源补贴复核,车企核减超1.4亿!-有驾

实际上,这种现象并非个案。 多家车企都存在类似情况,例如比亚迪也被核减了约1.42亿元的补贴,原因也是终端收款凭证不合规。这说明,部分车企在早期新能源车销售过程中,存在管理不规范、经销商代收款没有留底单等问题。

专家表示,这并不意味着“骗补”。 工信部初审公示中明确指出,核减主因是凭证格式不对或车辆运行数据未上传,并没有出现“涉嫌违规”的表述。这表明,监管部门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监管正在从“重申报”转向“重落地”,更加注重补贴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

五年新能源补贴复核,车企核减超1.4亿!-有驾

新能源车市已告别“补贴依赖”时代。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成熟,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也在转变。充电网络的完善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到42%,头部车企的单车利润更是比三年前翻倍。可以说,新能源车市已经具备了“自我造血”的能力,不再依赖补贴政策。

此次事件也给行业敲响了警钟。 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规范销售流程,确保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加强对补贴资金的监管,确保补贴资金真正用到实处,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每日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