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破20万订单,却要等一年提车?这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截胡大战",正在上演戏剧性转折。当小米YU7的锁单用户发现交付周期长达53周时,蔚来、阿维塔等车企的销售人员已带着真金白银上门"抢单"。这场看似简单的商业博弈,实则暗藏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生死时速。
7月1日清晨,上海蔚来门店的销售张敏刚到岗,就接到公司最新指令:所有到店客户只要退订小米YU7,5000元定金全额退还。这个月她已经成功"截胡"了17单,最高一单还额外赠送了充电桩。"现在每天要打200多个退订用户的电话,连周末都在加班。"张敏说这话时,电脑屏幕上跳动着当天新增的32个小米YU7锁单用户信息。
这场战役的导火索,是小米YU7创纪录的24万锁单量。6月26日晚8点开售时,北京小米汽车体验中心的灯光彻夜未熄,销售李浩创下单店87台的惊人战绩。但狂欢背后是残酷现实:标准版用户最早也要等到2026年秋天才能提车,相当于订车时刚出生的婴儿,提车时都该上小学了。
友商们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极氪在武汉推出"退订送积分"政策,5000元定金可兑换价值7000元的充电卡;阿维塔更是在成都、杭州等地门店,直接给退订用户赠送全年免费保养。最狠的是智己,广州车主王先生退订后,不仅拿回定金,还额外获得价值1.2万元的智界S7购车券。
"这些补偿政策就像给退订用户发红包。"汽车分析师陈涛算过一笔账:按当前市场行情,5000元定金相当于用户购车成本的2%,而友商提供的补偿普遍超过3%。这意味着用户每退一单,实际还能赚到1%的差价。
但小米的订单池并非铁板一块。闲鱼平台上,加价2000元转卖YU7订单的卖家已出现1.2万个,其中30%明确标注"可配合退订"。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SU7车主在改配YU7时,因系统漏洞被重复锁定订单,这类"误伤"用户退订意愿高达78%。
不过小米的护城河依然坚固。在深圳小米之家,每天仍有200多人排队看车,其中60%是看过实车后新增的订单。销售经理刘婷透露:"很多用户就是冲着小米的智能座舱来的,友商的补偿政策对他们吸引力不大。"这种品牌黏性在米粉群体中尤为明显,数据显示小米汽车用户中,有35%来自手机用户转化。
产能困局才是真正的生死线。小米二期工厂7月刚投产,但满负荷运转也只能月产1.25万辆。照这个速度,现有订单要排到2027年。更严峻的是,特斯拉Model Y刚宣布降价2万元,直接冲击YU7的价格区间。行业观察家李明阳预测:"如果三季度产能提升不足20%,小米可能要流失15%-20%的订单。"
雷军显然意识到危机。7月1日紧急启动"限时改配",允许用户调整配置重新排产。这个动作既是为消化现有订单,也是在为产能爬坡争取时间。但汽车行业分析师张伟指出:"改配政策治标不治本,关键要看8月新产线能否如期投产。"
这场战役的终局,或许不取决于友商的补偿力度,而在于小米能否在8月交出产能答卷。就像当年特斯拉熬过"产能地狱",小米汽车正站在同样的十字路口。如果能在第三季度将产能提升至月产2万辆,24万张订单不过是新起点;反之,友商的"截胡"可能演变成多米诺骨牌,引发市场信心崩塌。
夜幕降临时,上海蔚来中心的灯光依然明亮。销售屏幕上跳动着实时数据:今日新增退订用户19人,但新增锁单用户仍保持在35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一天都在重新书写胜负天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