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豪言干翻特斯拉,拜腾烧光84亿被央视点名!连量产车都造不出,零食费却高达5000万

当零跑、蔚来和小鹏还在为十月的交付量数据欢欣鼓舞,庆祝又一个丰收月时,车圈里一个曾经响当当的名字,却早已没了踪影。那个号称要“干掉特斯拉”的拜腾,那个手握84亿融资、由宝马和沃尔沃前高管带队的天之骄子,最终在一片沉寂中彻底落幕。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烧光了整整84个亿,他们竟然连一辆能合法上路的量产车都没造出来。直到被央视直接点名痛批,大家才恍然大悟,这笔巨款,原来是被花得如此“有创意”。其中最离谱的一笔账,就是员工零食开销——高达5000万。

钱都去哪儿了

故事要从那个资本狂热的2017年说起。当时的新能源车市场,简直就是风口上的猪都能飞起来。蔚来还在为钱发愁,小鹏也刚起步嗷嗷待哺。可拜腾一出场,就自带光环,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玩家。创始人毕福康,是圈内公认的大神,人称“宝马i8之父”;另一位创始人戴雷,在中国豪华车市场摸爬滚打了十几年,深谙品牌运营之道。

曾豪言干翻特斯拉,拜腾烧光84亿被央视点名!连量产车都造不出,零食费却高达5000万-有驾

这“王牌阵容”一亮相,资本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蜂拥而至。南京市政府更是将其奉为座上宾,直接批了1200亩地建厂,各种政策扶持给得足足的。短短四年,拜腾像开了挂一样完成了六轮融资,账上趴着84亿真金白银。投资方里,一汽、宁德时代、富士康,个个都是行业巨头。

然而,当外界翘首以盼,等着拜腾的量产车颠覆市场时,等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跳票。直到2020年,钱烧完了,拜腾交出的答卷是:几台无法上路的样车。这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北美和德国的分公司相继破产,国内业务也全面停摆,数百名员工被拖欠工资,只能无奈地走向劳动仲裁。

很多人说,拜腾就是被“挥霍”两个字拖垮的。这话一点不假。最荒唐的莫过于那笔“5000万零食费”。北美办公室三百来号人,一年吃掉了近五千万的零食,算下来平均每人每天光零食就得花掉450块。办公室货架上堆满的不是普通零食,而是进口水果、高端坚果和限量版甜点。这笔开销,甚至超过了某些小车企一年的研发投入。

不只是败家那么简单

曾豪言干翻特斯拉,拜腾烧光84亿被央视点名!连量产车都造不出,零食费却高达5000万-有驾

面子工程更是做到了极致。高管的名片不用普通纸,非要用特殊工艺定制,一盒上千块。员工制服也要专门从法国请设计师量身定做,一套成本高得吓人。为了在国际车展上撑场面,他们不惜花费几百万,把概念车从中国空运到美国,展会结束又原封不动地运回来,全程一单生意没谈成。

但比乱花钱更致命的,是内部管理的彻底失控。两位创始人,毕福康和戴雷,几乎为了所有事情争吵不休。从公司的发展方向,到办公室墙壁该刷什么颜色,都能吵得面红耳赤。核心团队从来就没有拧成一股绳。更离谱的是,他们把决策部门放在美国,研发中心放在德国,生产工厂却远在南京。

这种“三地分家”的奇葩结构,导致沟通效率极其低下。有员工吐槽,光是为了“中控屏到底要做多大”这个问题,中美德三方团队就开了半年的跨洋会议,扯皮了半年多。就在他们扯皮的这段时间里,隔壁的小鹏已经根据用户反馈,完成了两次系统大升级。机会,就这么在无休止的内耗中白白溜走了。

一地鸡毛的结局

曾豪言干翻特斯拉,拜腾烧光84亿被央视点名!连量产车都造不出,零食费却高达5000万-有驾

当资金链断裂,一切虚假的繁荣都瞬间崩塌。2020年7月,央视财经频道一则“烧光84亿造不出量产车”的报道,像一记重锤,彻底砸碎了拜腾最后的幻想。富士康曾一度想伸出援手,在2021年初投入2亿美元试图接盘,但仅仅9个月后,面对内部混乱的股权、未完成调试的设备和巨额欠款,也只能无奈退出。

最终,那个曾被寄予厚望、按工业4.0最高标准打造的南京超级工厂,在经历了六次流拍后,于2024年才以8.18亿元的低价被接盘,连当初投资的零头都不到。而拜腾公司本身,在今年被正式宣告“无资产可供偿还债务”,只留下了高达四千多万的欠缴税款和一堆未结清的烂账。

结语

如今,你甚至可以通过卫星地图,看到那个坐标北纬32.08度、东经118.73度的庞大厂区,已是荒草丛生。造车从来不是一场靠资本堆砌的浮华游戏,它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技术积累、严格的成本控制和高效的管理执行。当资本的潮水退去,那些只顾着在沙滩上搭建华丽城堡的玩家,最终只会留下一地狼藉。拜腾的故事,就像一声刺耳的警钟,提醒着所有后来者:造车,没有捷径可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