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有人开车撞了,安全气囊弹出来把手臂灼伤了,评论区直喊“车子有问题”。咱今儿就掰开了聊聊这事儿——安全气囊到底咋回事儿?真能伤人吗?
安全气囊里装的不是普通气体,说白了是火药类的东西。碰撞时传感器一触发,“轰”地一下炸开,瞬间把气囊吹起来。可这炸药劲儿一过,气囊得泄气啊,这时候喷出来的气还是热的。你想啊,夏天车里本来就闷,这股热气“呼”地扑到胳膊上,搁谁都得烫一下。
那为啥有人灼伤有人没事?衣服厚薄差别大。要是穿长袖或者户外干活的(像建筑工人),衣服挡着点,顶多觉得灼热;可女士夏天爱穿裙子、T恤,胳膊露着,皮肤又细嫩,热气直接扑皮肤上,脱层皮都不新鲜。前阵子1818黄金眼不是报道过吗?有人开车二十多天出事故,结果手臂被气囊“炸”伤,其实就是这理儿。
有人要说了:“那咋算没质量问题?”记住喽,碰撞角度对、力度够,气囊该弹不弹才有问题。要是角度偏了、撞得轻,气囊不弹那是保护机制,不是坏了。毕竟安全气囊设计时就两难——既要快速弹出保命,又得控制冲击力,热乎气儿在所难免。
说白了,安全气囊是救命的“急性子”,它该出手时不含糊,用不对时别瞎怨。咱开车别光盯着配置,多了解点原理,真遇到事儿才能心里有底。
安全气囊保命不娇气,了解它才能用对它——就像老话说的,“好刀得会用,好气囊得懂它”。
(资料参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技术规范》、交通事故统计年报2024)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