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波音,中国需做好应对准备,国产航空发动机迎来关键时刻

4月25日,有《路透社》报道,由于关税问题,中国拒绝接收美国波音公司的客机。为了缓解库存压力,波音公司正在考虑寻找新的买家,将这些被拒绝的飞机转卖。同时,路透社的消息人士提到,印度航空正在与波音谈判,计划购买大约10架波音737MAX喷气机,另外还有拉丁美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也表现出浓厚的接手兴趣。根据原计划,波音公司打算在今年余下的时间内向中国交付约50架新飞机,其中41架已经完成制造或正在制造中。

拒绝波音,中国需做好应对准备,国产航空发动机迎来关键时刻-有驾

要是美国不把那高得离谱的关税取消,波音的飞机可就一架也交不了。这样一来,波音不仅经济上受影响,还得缩小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你看,中国可是波音最大的市场,以前有25%以上的订单都来自这儿。但这几年因为美国的一系列政策,还有波音737MAX的故障频出,停飞和审查接连不断,加上这回的关税问题,波音在中国的市场占比还会继续下降。这可是让欧洲的空客和中国的C919抓住了机会,迅速占领市场。虽然波音为了找替代买家,把被拒的飞机转手,短期内能缓解交付压力,但想要根本解决问题,美国的庞大航空市场还是无法替代。

拒绝波音,中国需做好应对准备,国产航空发动机迎来关键时刻-有驾

外界普遍认为,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市场的发展会带来对客机和运输机的需求猛增,预计需要超过9500架新客机和货机,这一需求量可占到全球总需求的20%以上,市场规模更是超过万亿美元。这样的局面为波音、空客以及中国商飞等飞机制造商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不过,受过去几年美国政策调整的影响,波音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逐步缩水。曾经波音在华的市场地位稳居前列,份额一直高于空客,然而到了2024年,空客在中国的市场占比已飙升至52.73%,而波音则降到了41.36%。随着关税的持续影响,波音在华的市场份额将还会继续下滑。

拒绝波音,中国需做好应对准备,国产航空发动机迎来关键时刻-有驾

空客和中国商飞正在逐步填补这一市场空缺,空客更是加快了在中国的布局,打算在这里建造第二条总装线,把全球20%的产能放到中国,意在深入开发这个市场。与此同时,中国商飞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国产的C909(ARJ21)和C919客机,这些年接连收获了不少航空公司的订单,交付量不断上升,市场表现相当不错,甚至还吸引了外国航空公司的订单。目前,C909客机的订单量已达357架,包括文莱骐骥航空和老挝航空这样的国际客户。而C919客机的订单量则更加庞大,市场潜力巨大。

拒绝波音,中国需做好应对准备,国产航空发动机迎来关键时刻-有驾

眼下,C919客机的订单情况相当亮眼,已经有国内外超过20家航空公司确认了853架的订单,要是加上意向订单,那这个数字能突破1356架。不过,现在实际交付的才16架,还是处在量产和装备的起步阶段。未来,随着产能的逐渐提升,每年的交付量肯定会有显著增长,C919将和波音737、空客A320系列在市场中展开激烈竞争。不过,得注意的是,关税的因素可能会对C919的产能带来一些冲击,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以免被卡住。

拒绝波音,中国需做好应对准备,国产航空发动机迎来关键时刻-有驾

C919客机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很多零部件还是得靠美国和欧洲的航空公司来供货。中国如果拒绝接收波音客机,美国那边也可能会限制对C919的零部件出口,这就导致咱们航空市场在短时间内没得选择,只能继续买波音的机型。说到底,这都跟全球制造业的现状密切相关,欧美的航空工业发展得更成熟,而咱们的民用航空产业相对滞后,所以C919依赖了不少外部零件供应。尽管近年来咱们已经把零部件的国产化率提升到60%,但仍有40%需要依赖外部,这些基本上都是核心部件,容易被人卡脖子。

拒绝波音,中国需做好应对准备,国产航空发动机迎来关键时刻-有驾

其实,就连美国的波音737系列客机,也是依赖很多外部供应商的,复杂的全球供应链系统涉及超过700家供应商,差不多有2000个零部件,遍布全球。跟咱们的情况可不太一样,这些为波音提供零件的供应商对波音的依赖度高得吓人,离开了波音简直没法活,关键零件的供应基本都掌握在美国手里。而且这些外部供应商提供的零件技术含量不高,市场选择也有限,自然不敢轻易挑战美国的底线。

拒绝波音,中国需做好应对准备,国产航空发动机迎来关键时刻-有驾

中国的C919客机核心部件基本都在欧美国家的掌控之中,这些国家随时都有可能断供,导致C919的市场订单被夺回。就算他们不完全断供,限制一下供应量,我们国家也很难实现大规模生产。目前,C919的动力系统、航电飞控系统、燃油系统、电源系统、起落架等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咱们还是不能完全自给自足。比如,发动机是美法合资的CFM国际生产的CFM LEAP系列,航电系统、显示系统、机载维护系统、液压系统、主飞控作动系统、燃油系统、飞行控制系统、机轮和刹车系统等都是来自美国的几家公司,比如通用电气航空公司、派克汉尼汾公司、霍尼韦尔国际和汉胜公司,涉及的领域那可真是广泛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